暂无内容
-
2020年12月
出版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数字化加快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数字人文”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开发能力体系,形成影响深远的潮流。它包括以数字化准客体为中心,建立新的文化生产力关系;立足于数字经济所催生的新视听技术,培育一系列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实现跨媒体、跨现实、跨智能发展;依托数字经济重塑文化市场的形态,鼓励互联互通的竞争与合作方式,如人机协同、定制服务、沉浸式体验等。“数字人文”正在显示出广泛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
2016年01月
出版
上海文化产业面向“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要把握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等历史性机遇,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π”形动力带,推动上海成为体现世界文化强国地位的文化重镇、连接全球文化要素的枢纽巨港、面向未来的巨大文化创新引擎。上海要根据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将自身打造成为国际文化创新的大枢纽,在培育新兴主体、发展文化生产力方面有创新举措;上海要发展外向型的文化产业企业和文化跨国公司,成为培育我国文化跨国公司的总部经济集聚区;上海要以本土文化产业为动力源头,形成辐射中国文化影响力的近中远三重辐射带,提升中国在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文化资源供应链、文化品牌服务链中的地位。
-
2021年12月
出版
2020年初开始在全世界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挑战将呈现长期化趋势。这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应对危机需要激发产业新动能,二是单一的文旅空间模式需要重塑,三是数字化平台推动规模化的竞争,四是区域产业的发展需要数字化新生态。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开发数字数据,挖掘新的资源金矿;发展数字平台,促进新型的流量经济;优化数字生态,大力建设智慧城市。促进这一转型的创新路径在于开发数字化文化和旅游的新业态,推动在场、在地、在线等多种文化生产方式的结合,依托数字化建构新的文旅商业模式,挖掘中国作为特大型市场的经济潜力。
-
2023年10月
出版
具有文化内涵的优质IP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数字时代的文化IP开发对国际文化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数字技术的应用使文化服务业突破了难以进行大规模国际贸易的瓶颈,推动文化IP开发跨入新的历史阶段,形成了多种数字文化贸易新业态。世界多个发达国家从国家战略和基本国情出发,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推动文化IP开发与促进国际文化贸易。中国在打造数字文化产业的优质IP和开展数字文化贸易方面,开辟了独特的路径,包括提炼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将其融入数字文化产业的新业态,以数字科技推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开发,将其转化为优质的文化资产,吸取世界上优秀的IP进行本土化与在地化相结合的改造等。
-
2017年02月
出版
上海应该以迈向2040年的全球城市为长远目标,把城市文化空间建设推向新的历史高度,包括要把文化意义的连续性、审美设计的独创性和空间功能的有效性有机融合在一起;建设具有强大辐射力的超级文化区域,体现后工业化时代的发展动力;打造分类型与复合型的卓越文化空间,包括文化创新空间、文化遗产空间、文化生态空间、文化地标空间等多种类型;突出滨水城市的特色和魅力,把水脉、绿脉、文脉和人脉融为一体。
-
2015年01月
出版
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上海在“十三五”期间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上海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上海要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国际大都市的特点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之“四新”的要求,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工业升级;结合文化金融,倍增发展活力;实施文旅联动,打造著名旅游城市;结合城市建设,优化文化空间布局。
-
2015年11月
出版
在移动互联网的背景下,文化产业正跨入融合创新的新阶段。其重点在于:更新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和供应链,集聚更多的优质资源;扩大文化服务,为制造业等相关产业提供更大的文化价值;推动文化产业与金融业的合作,建设新型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服务平台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园区升级。
-
2018年07月
出版
数字经济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中国跃居全球数字游戏产业第一大国。中国数字游戏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显示出“大聚集、小群落”的鲜明特点。上海是中国数字游戏产业高度集聚、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上海促进数字游戏上市企业发展的有效举措在于:结合城市和产业的双转型,优化游戏产业的空间布局;推动游戏产业的对外开放与合作,成为中国游戏产业的国际辐射中心;打造优良的游戏产业生态,持续激发产业发展的正能量;建设游戏产业的发展引擎,形成多核驱动模式等。这些举措为更多的城市培育文化产业新兴业态提供了有益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