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内容
-
2022年12月
出版
本报告选择互联网信息服务、创作表演服务、数字内容服务、设计服务等重点行业领域,对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进行总结。通过分析可见,北京互联网信息服务发展领先全国,头部企业引领作用增强,产业区域特色突出。创作表演服务领域的线上演出异军突起,云演艺进入爆发期,在线演出品牌建设扎实推进。数字内容服务领域的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数字内容供给日益丰富,数字出版迈向新征程,数字阅读助推全民阅读。设计服务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科技设计资源丰富,产业发展初具规模,高质量设计成果频现,辐射带动效应不断增强,国际化程度持续提升。
-
2022年12月
出版
本报告在互联网信息服务、创作表演服务、数字内容服务、设计服务等重点文化科技融合领域,选择北京地区的25个代表性案例,阐释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在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一批互联网和软件企业,通过应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最新数字技术成果,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推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复工复产。在创作表演服务领域,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8K等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呈现,京剧、民乐、诗词、国风舞蹈等传统文化被重新唤活。在数字内容服务领域,数字出版、数字音乐已成为文化消费主流,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VR书店、全场景沉浸音乐体验、云演艺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在设计服务领域,物联网、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设计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
2020年12月
出版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5G、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3D打印等高新技术广泛渗透到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环节,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和新消费持续涌现,加速了文化生产、消费方式的变革和产业新生态的形成。北京作为首都,聚集了大量的文化资源和科技资源,是我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优势较为突出的城市,具备了文化科技融合和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态势。本报告围绕文化旅游、数字创意、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国内四个重点行业,分别从国家层面和北京层面,对文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现状、政府扶持政策以及文化科技融合带动形成的新技术、新业态、新趋势等进行归纳分析,并结合当前北京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及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态势,明确了北京在相关行业的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和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政策建议,为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和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