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王海杰

  • 机构:郑州大学
  • 简介:

    博士,郑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郑州大学省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学科负责人,郑州大学经济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创办国际学术期刊Innova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并担任主编。兼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区域经济与产业创新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5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9部(含教材1部);咨政报告获省委书记等省级领导肯定性批示4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获评“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河南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等。

  • 图书
  • 文章
  • 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2025)
    王宁 汤凯 副主编 ; 王海杰 主编 ; 陈耀 张大卫 喻新安2025年03月出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强调要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区域重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均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2025)》以“中部加快崛起的使命担当”为主题,通过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总结2023年以来中部六省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的发展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研判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存在的短板弱项,围绕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研究提出后续推进中部六省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思路、重点任务和政策建议。整体形势方面,中部地区崛起经过谋划酝酿、实质性推进、深入实施阶段,目前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该阶段显著特征是“三基地、一枢纽”地位更加巩固,科教实力显著增强,产业迈向中高端,但也面临内外部压力加大、产业发展动能不足和创新能力不足等挑战。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包括: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互促进等。高质量发展维度方面,构建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对中部地区6个省份82个设区市/州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中部设区市/州高质量发展总体态势稳健,省会城市领跑区域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方面,合肥、武汉等城市处于“领头羊”地位;协调发展方面,省会城市优势减弱,部分非省会城市表现突出;绿色发展方面,南方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更高;开放发展方面,湖北省领跑;共享发展方面,山西省表现较为突出。后续需加强省会城市的创新引领作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一体化,探索新的开放发展模式,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以更加全面、完整、准确践行新发展理念,谱写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省域和市域发展方面,本书分析了中部六省各自在中部地区崛起中的新定位、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研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分别以中部六个省会城市为重点,分析山西中部城市群、合肥都市圈、南昌都市圈、郑州都市圈、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发展状况,提出要聚焦做强做优做大核心城市、发挥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此外,中部地区要重点围绕“三基地一枢纽”定位,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建设高水平内陆开放高地,促进城镇发展与乡村振兴“融合共进”,努力实现生态保护与节能降碳“互促提升”,还要联合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中部六省在探索高质量发展中,已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路径,本书选取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安徽融入长三角发展、江西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河南建设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湖北打造“世界光谷”、湖南开创中国对非合作的先行试点六个案例进行了分析。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