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内容
-
2020年04月
出版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在2019年表现低迷,大多数地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2020年经济复苏动能不足,经济增长面对多重挑战。地区政治格局整体呈现“左”“右”互有进退之势,右翼政府仍然占据优势地位。整体上,传统政党持续衰落,新兴政党不断崛起,暂时缺少能够凝聚共识、指引发展方向的主导性政治力量。拉美多国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严重损害政治稳定。在社会发展领域,拉美面对的主要挑战是贫困人口数量的不断上升、失业规模的持续膨胀和收入不平等的改善速度放缓。地区各国的中等收入阶层正在面对经济下行带来的考验。拉美地区国际关系格局整体呈现分化重组之势,执政者的左右政治立场差异使拉美国家形成显著的外交立场分化,拉美左翼执政大潮时期倡导的政治-社会一体化主张让位于以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地区多边合作。美国正在加强对拉美的介入,大国博弈在该地区呈现升级之势。2020年,拉美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仍将带有显著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
-
2021年10月
出版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拉美地区造成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全方位冲击,成为影响拉美对外关系的最大变量。由于缺乏领导国家和协调应对危机,区域治理陷入困境,对外部支持的依赖凸显。国际力量对比的巨大变化持续影响拉美地区,该地区越来越陷入一种以大国博弈加剧为特征的地缘政治气候。地区国家外交呈现多元取向,自主外交承压,抱团取暖艰难前行,“入群”方兴未艾。美国重返美洲步伐加快,不断完善对拉政策工具,从而实现对该地区的控制,拜登在选举中胜利不会改变拉美地区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中拉贸易企稳,中国对拉投资逆势上扬,疫情给中拉合作带来不确定性和新机遇。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大国博弈等因素对拉美地区国际关系的持续影响值得关注。
-
2022年02月
出版
2021年是经济复苏之年。虽然拉美经济取得较高的“补偿性”增长,但这是一种脆弱性复苏。拉美地区一些国家的选举酝酿着本国发展模式的变局。左翼继续拓展空间,但拉美国家意识形态极化和政治碎片化现象加剧。疫情对社会领域的冲击难以在短期内消除。社会贫困、不平等状况虽微幅改善,但是结构脆弱性依然突出。同时疫苗分配不公平、不均衡问题导致部分拉美国家在疫情防控上仍面临极大风险。大国在拉美地区的争夺日益显性化。意识形态极化和地区合作方向分歧导致拉美地区主义衰落,极右翼对多边主义的批判使地区合作面临更大困难,领导力量的缺位及对地区主义未来的悲观判断削弱了一体化的民意基础。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未能阻遏中拉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2021年中拉经贸合作成绩亮眼且双边关系获得新突破。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拉美国家进入资源民族主义上升的新时期。拉美国家资源民族主义抬头值得高度警惕。展望2022年,鉴于结构性改革缓慢,拉美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弱增长凸显地区的债务风险。如果卢拉赢得巴西大选,这将重塑拉美地区的政治格局。随着拜登政府对拉政策明朗化,拉美国家对外关系将面临新的调整。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背景下,尽管存在挑战,但中拉合作仍面临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