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陈长治

  • 机构: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 简介: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城市文化、城市经济等。

  • 图书
  • 文章
  • 深圳文化发展报告(2022)
    杨建 主编 ; 陈长治 副主编 2022年12月出版
    《深圳文化发展报告(2022)》由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编撰。本年度报告以湾区文化研究、文化机制与对策、产业与未来、公共文化服务、城市文化空间为线索,回顾了2021年深圳在文化方面取得的成绩,包括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还有文化政策与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同时也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展望未来一年的发展。各篇文章均为相应领域的学者所撰,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深圳一年来在文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年9月印发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要求前海“稳妥有序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建设多种文化开放共荣的文化交流互鉴平台,打造文化软实力基地”。文化交流互鉴与文明交流互鉴是一致的,是建设城市文明典范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动力,这也是深圳文化建设最新的指引性思想。深圳继续深入落实新时代文化高质量发展典范要求,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稳步推进重大文化设施建设。继“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建设、“十大特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之后,加快顶层设计,精心编制《深圳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25)》,提出通过增强两大核心动能、强化五大发展支撑、实施四大行动、打造十大增长极,构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全面梳理数字创意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创新平台,编制《深圳市培育数字创意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确立“一核一廊多中心”的产业布局,初步建立“六个一”工作体系。修改完善《关于推进文化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和《深圳市创建国家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工作方案》,为创建国家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奠定制度基础。谋划创设“深圳文化产业研究院”(暂命名),以进一步壮大深圳文化产业智库力量。
  • 深圳文化发展报告(2023)
    杨建 主编 ; 陈长治 副主编 2023年11月出版
    《深圳文化发展报告(2023)》由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编撰。本年度报告以数字文化的产业化探索、文化精神的塑造与传播、文化机制建设、公共文化与城市文化空间为线索,扫描了一年来深圳在文化方面取得的成绩,包括文化产业的前沿探索、城市文化精神探索、公共文化空间的优化和服务提升,分析存在的问题,也展望未来一年的发展。各篇文章均由相应领域的学者所撰,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深圳一年来在文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年度,深圳要全面系统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文化高地、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体育圣地”三大目标,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依托三个“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实施八大工程、80项重点任务,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数字文化研究是本年度的重点。“数字文化探索”从数字经济的文化产业、数字文化“走出去”、数字文化保护三个角度,较为系统地体现现阶段深圳对数字文化研究的侧重点;“文化精神与传播”主要侧重于深圳式的公益慈善活动——关爱行动、城市文明典范的含义与框架对策、城市叙事与城市文学等;“文化机制与建设”,从海洋科幻、体育、旅游、云区块链等对文化机构和机制给出建设性建议;“城市文化空间”从城市公共艺术空间、阅读空间、文化博物馆等多个角度,突出保障市民基本的文化权利,丰富市民精神文化视野,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的需要。以塑造城市精神和文化价值观为重任,倡导包容城市内多元的文化价值取向。
  • 2022年深圳文化发展回顾与2023年展望
    2023年11月 出版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年度,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文化高地、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体育圣地”三大目标,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依托三个“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实施八大工程、80项重点任务,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
  • 2021年深圳文化发展回顾与2022年展望
    2022年12月 出版
    立足新发展阶段,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立足全局谋一隅、抓好一隅促全局,解放思想、对标一流,以“关键落子”带来“满盘皆活”,以改革创新激发文化发展新活力,文化广电旅游体育领域改革蹄疾步稳、亮点纷呈。文保城建统筹协调发展,城市文脉传承有序,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纵深推进,电视剧创作活力加速释放,艺术品拍卖交易方兴未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高起点推进重大设施建设,高质量完善基层文体网络,高效率创新惠民服务机制,高品质提升服务供给水准。
  • 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打造城市文明典范
    2022年12月 出版
    打造城市文明典范是深圳未来发展的五大定位之一,文明交流互鉴是打造城市文明典范的重要动力。文明应是多样、平等、包容的,城市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深圳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积极推动对外文化交流,搭建文明交流互鉴平台,开展多种文化开放共荣、和谐相处的创新性实践探索。在未来发展中,深圳将以城市文明典范为统领,全力打造“五个典范”,进一步提高城市文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 以关爱行动铸造全民关爱精神:深圳关爱行动20年
    2023年11月 出版
    2003年开始,深圳关爱行动至今已连续开展了20年。在深圳市委宣传部的策划和领导下,深圳关爱行动以“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理解人”为主旨,以提升深圳市民幸福感为目标,已成为一个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型慈善活动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创举。深圳关爱行动及其融合、引领的深圳志愿者服务活动、深圳公益慈善活动,逐渐铸就了关爱精神。关爱精神是现代伦理的一块基石,大力推进关爱精神建设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2020年深圳文化发展回顾与2021年展望
    2021年09月 出版
    2020年,深圳以建设“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为契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大特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果,首批7个特色文化街区通过验收评估,面貌一新的南头古城、甘坑客家小镇等特色街区重新对外开放,成为市民热捧的“网红”景点。“十分钟文化圈”日益成型。南山、坪山、光明区的3个区级文化馆和10个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市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更加便利。积极培育文化消费,加快推进对外文化贸易,从供需两端发力激发文化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和产业提质有机协同。组织开展文化消费资助,支持引导扩大文化消费。深圳成功荣获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 1987~2021年在共享中实现深圳文化高质量发展
    2021年09月 出版
    深圳未来发展的新目标新使命要求深圳进一步实现文化软实力大幅跃升,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共享发展。未来五年,深圳提出将全面实施“文化软实力跃升行动”,推动深圳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以“双区”文化共享为驱动,实现“双区”文化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深圳文化发展路径的内在要求和独特优势。一方面,通过推进人文湾区建设,推进大湾区文化资源和特色优势共享,从而为先行示范区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补给和营养;另一方面,通过先行示范区文化引擎作用,推进深圳文化资源和特色优势在大湾区的交流和共享,从而提振和培育大湾区文化发展的新亮点、新增长点。因此,积极推动大湾区文化资源共享是促进深圳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 2019年深圳文化发展回顾与2020年展望
    2020年08月 出版
    本文从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全民阅读、对外文化交流、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全面回顾和总结2019年深圳文化的发展状况,并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谋划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发展蓝图、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等角度对2020年深圳文化发展进行了展望。在新的一年,深圳文化发展将围绕打好防疫阻击战进一步推进宣传文化工作,着力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 深圳全球标杆城市与文化活动品牌
    2020年08月 出版
    建设“全球标杆城市”是深圳的远景目标,是深圳改革开放的新动力、新使命。建设全球标杆城市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国际性的文化活动品牌。文化活动是一个城市文化的脉动和心跳。作为当今世界的全球标杆城市,伦敦、纽约的国际性文化活动提升了城市的张力、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对标全球标杆城市,做大做优“深圳文化菜单”对深圳文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