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金栋昌

  • 机构:长安大学
  • 简介:

    长安大学教授,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研究委员会委员,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文化馆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陕西省三秦英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要负责人,《中国文化馆》编委,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库专家成员,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专家库专家成员。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著作6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陕西省社科基金、陕西省科技计划等10余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主持承担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陕西省宣传文化系统等50余项委托项目,研究成果荣获文化和旅游部年度优秀调研报告二十佳、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10余项奖励,30余项成果直接转化为省市文化政策或规划,多项成果获省级有关领导批示。

  • 图书
  • 文章
  • 共同迈向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苏陕协作实践
    金栋昌 王宇富彭建峰2025年02月出版
    公共文化服务的区域协同发展,是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既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指明了实践方向,又为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提供了行动指南。本书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下,以公共文化服务苏陕协作为切入点,对公共文化服务苏陕协作的具体实践进行系统总结,力求以讲好苏陕协作公共文化服务协作故事为基础,讲好跨区域协作故事。
  •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苏陕协作实践的理论机制
    2025年02月 出版
    本文以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横向财政均衡理论、府际关系理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理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为基础理论,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与跨区域协作的特性,总结了公共文化服务跨区域协作的必要性,并从内外部有机结合角度,阐明公共文化服务苏陕协作的机制。
  •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苏陕协作实践的协作模式
    2025年02月 出版
    本文从公共文化服务协作主体出发,从理论层面总结了公共文化服务苏陕协作的模式。研究提出公共文化服务苏陕协作主要包括五种模式,即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模式、公共文化机构之间的协作模式、社会组织之间的协作模式、政府与公共文化机构之间的协作模式以及公共文化机构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作模式,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协作模式的协作动能、职责和运行模式。
  • 文化共创共享类协作
    2025年02月 出版
    苏陕协作中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共创共享类协作是指两省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共建和共享文化资源的过程,包括共建文化场所、共享文化资源。“延安娃娃”与扬榆文化走亲协作是两省文化资源共创共享的代表案例,通过资金、技术、人才协同发力,实现了以文化活动联办放大两地文化资源共享优势、以文化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以文化产品广泛推广拓展两地文化影响力的多重成效。
  •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苏陕协作实践高质量发展建议
    2025年02月 出版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更好地讲好东西部协作故事,需直面两省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协作的主要挑战,深入梳理总结先进经验,持续巩固现有成果,不断拓展两省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合作空间、合作内容,携手共建,优势互补,以高品质、高标准推动苏陕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协作,开启公共文化服务苏陕协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本文从合作模式、合作机制、资源分配和资金保障方面分析了公共文化服务苏陕协作的主要挑战,提出打造覆盖五级公共文化服务协作网络、加快形成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机互动格局和坚持项目驱动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协作招牌的发展目标,并从政策体系、体制机制、模式特色与多元融合角度提出公共文化服务苏陕协作的实践路径。
  •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苏陕协作实践总结与展望
    2025年02月 出版
    本文为书《共同迈向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苏陕协作实践》的总结与展望部分。本文概括全书核心结论,强调苏陕协作在区域文化均衡、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的价值,指出研究局限并展望未来方向。期待深化跨学科研究、拓展协作领域,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具普适性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苏陕协作实践研究附表
    2025年02月 出版
    本文为书《共同迈向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苏陕协作实践》的附表部分,展示了江苏省各市县(区)与陕西省各市县(区)对口帮扶关系、东西部结对关系,以及公共文化服务苏陕协作的部分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