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张贵

  • 机构:南开大学
  • 简介:

    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秘书长,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原执行主任,河北省社科联原挂职副主席,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访问学者。河北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河北省雄安新区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经济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兼任京津冀协同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兼任工业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天津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城市管理学会副会长、河北省宏观经济研究学会副会长、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咨询专家(天津市科学技术局)、河北省政协咨询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特约研究员、河北中青年社科专家五十人工程人选、河北省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等。研究方向为京津冀区域经济、创新生态。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等刊物发表重要学术论文70余篇,先后出版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与实践》(2018)、《创新驱动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业链视角》(2014)、《高新技术产业成长——不确定性分析框架》(2007)等10多部有关创新的学术著作;目前主持国家重大社科基金招标项目《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机制与路径研究》,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和一般项目2项;参与国家和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3项,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30多项;获得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近年来,多次参加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和河北省领导的专题咨询汇报。30多份咨询报告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河北省和天津市领导的高度重视,获得50多人肯定性批示,为各级领导的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和依据。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京津冀交通高质量一体化研究
    2025年06月 出版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区域交通一体化持续向纵深推进,“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初具规模,“四网融合”不断深入,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和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实现,多式联运间的衔接日益紧密,交通网络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通达效率显著提升。但目前在交通可达性、运输结构、服务质量、跨区域交通政策协调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区域协同发展的整体效能。本报告具体分析京津冀交通高质量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运用熵权法测度京津冀交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研究发现,京津冀交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呈现京津引领、区域协同的发展格局。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交通治理协同走深走实,三地交通联系有效加强,但是交通服务协同水平相对滞后,跨区域交通服务的组织管理亟待加强。通过总结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本报告提出以下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完善区域交通协同顶层设计,健全一体化发展体系;打造综合交通枢纽,优化经济带交通网络体系;升级交通“软联通”建设,提升服务协同水平;优化交通布局与公共服务配套,打造职住平衡通勤圈;规划客货环线,推动铁路部门释放干线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