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张霞

  • 机构: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
  • 简介:

    女,河南永城人,1978年生,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教师。长期致力于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治理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出版《差异发展阶段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大道之行建国梦》两部著作,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当代经济研究》《科学管理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荣获河南省高校社科战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征文比赛一等奖;主持省厅校级项目5项,参与完成省部厅校级项目10余项,参与众多政府经济类咨询报告和地方政府、企业规划项目撰写。

  • 图书
  • 文章
  • 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研究
    张霞2022年12月出版
    宏观调控作为中国特有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开拓创新性发展,是中国在长期管理国民经济中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八轮宏观调控的艰辛历程,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随着渐进式改革逐渐形成和发展。虽然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受西方经济学的影响,许多人想当然地以为中国的宏观调控就是西方的国家干预,而忽视了宏观调控是中国特有的,具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历史沿革及创新成果。为防止被西方经济学“绑架”,彰显中国独有的制度优势、话语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能力,建立和完善与时代需求相匹配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愈加重要。理论作为思想的先声,是时代的精神升华,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随着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界定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原有宏观调控体系的一些缺陷日益凸显,为适应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建立与完善同新时代经济发展目标相一致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就提上了日程。本书首先从理论基础的构建上阐述了宏观调控与国家干预的区别,指明了我国宏观调控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管理国民经济的理论升华,在追根溯源、对比剖析中,彰显了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先进性、阶级性与科学性;并从宏观调控的演进中阐述了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一方面,本书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管理国民经济的艰辛实践中,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与日俱增,在渐进式改革中,彰显了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的制度基础和政治基础独有的优越性;另一方面,本书在历史沿革背景下,阐明宏观调控的实践基础,构建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消除被新自由主义“绑架”的隐患。其次,本书在梳理、分析、总结中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无论是在发展理念、发展阶段、分析视角、主要矛盾揭示上,还是在施策主线、目标要求上均呈现新的变化。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本书在阐释清楚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是什么的基础上,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中,结合时代需求,一个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立足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施策主线、匹配高质量发展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就此成形。最后,本书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进行构建的同时,对其具体内涵进行了充实和阐发,并专门分章节对其主要创新之处做了必要的梳理与总结,在厘清其与原有宏观调控体系的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指明了其新在何处,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观,形成了党管宏观调控的新格局。在层层递进中,结合现存的问题,对进一步优化与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给出一定的思路与对策,使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 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研究绪论
    2022年12月 出版
    本文主要结合理论界既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干预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以此证明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 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理论与西方的国家干预理论辨析
    2022年12月 出版
    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理论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政府管理国民经济、调节经济运行的理论,是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中国的宏观调控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但受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西方的国家干预就是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我们很有必要对二者进行对比剖析,对其理论基础追根溯源,辩清二者的区别。只有厘清附加在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上的不正确认识,才能正本清源,筑牢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的理论大厦。
  • 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演变历程及基本经验
    2022年12月 出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四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但激发了中国经济的活力,还助推了中国经济发展与腾飞。但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不是风平浪静的,其间也经历了多次周期起伏和宏观经济波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央政府在管理国民经济的实践中,适时地进行了宏观调控,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因此,要对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历程进行梳理,总结其基本经验,为新时代宏观调控的理论研究提供必要的实践依据。
  • 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2022年12月 出版
    本文基于新时代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结合国内外经济运行趋势,从中国外部宏观经济环境趋紧、在国际产业分工中面临新困境、国际宏观政策协调难度加大、对外政策综合化考虑因素增多等方面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面临的新挑战。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和国家经济管理的成就,从中国推动国际宏观政策的协调作用增强、宏观调控的基础条件更加坚实、宏观调控的空间较大等方面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面临的新机遇,也从侧面证明中国有能力、有信心、有空间来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宏观调控新挑战。
  • 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的构建
    2022年12月 出版
    本文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阐述了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依据新时代宏观经济特征变化,从宏观调控的主客体、组织架构、目标体系、政策手段、基本原则等方面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的主要内容,厘清了新时代宏观调控体系的内容概要。
  • 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的创新之处
    2022年12月 出版
    伴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的构建,其创新之处也清晰可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领域的各项具体创新,助推了宏观调控理论的创新,逐渐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为了便于与以往的宏观调控体系进行对比,突出新时代宏观调控体系的创新之处,本文对现阶段宏观调控体系的调控新特征、新目标、新方式进行了概述与总结,以加深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经济管理规律的认识,突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理论体系的话语权,为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注入新鲜血液。
  • 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的思路和建议
    2022年12月 出版
    本文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的政策效果进行评价,从如何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目标体系、政策体系、决策协调体系方面给出了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的思路与建议,以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做出一些努力。
  • 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研究总结
    2022年12月 出版
    本文从新时代国家经济治理的角度出发,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崭新布局,结合新时代我国的奋斗目标,建构了一个囊括调控主客体、调控目标、调控政策手段等的宏观调控体系,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背景下,用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展开了多角度的研究,期望能够真正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改革的机理、特点和特殊规律,将党的宗旨化为制度优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建言献策,在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同时,使“创新与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为人民做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