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马贤磊

  • 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简介: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经济与制度、土地经济与政策、资源经济与管理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政策演变及江苏经验
    2022年02月 出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在不同时期呈现差异化的特征。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1978年)的农村土地政策呈现农村土地集体化特征;改革开放时期(1978~2012年)主要以“效率优先”为导向,创造性地建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时代(2012年至今)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三权分置”通过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的还权赋能,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江苏省在宅基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长江经济带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等方面,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了大量积极的创新探索。展望未来,江苏省需要在四个方面深入探索和实践:一是推进农村土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释放改革红利;二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三是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四是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激活农村新经济增长点。
  • 太仓市集体自主经营合作农场助推乡村振兴——以永乐村永发合作农场为例
    2022年02月 出版
    农业现代化转型、村庄治理能力提升及农民生活水平与环境的改善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太仓市璜泾镇永乐村通过与承包户和职业农民建立双重合约关系,形成由村集体自主经营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该模式通过土地权利的细分与优化配置,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提供了制度保障。模式中双重合约的制度安排能够激励与约束相关主体,为承包户提供稳定的地租收益,并降低农业生产活动的环境负外部性。在永乐村的实践中,合作农场自主经营模式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并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 粮食安全背景下江苏农村要素市场发育报告
    2023年05月 出版
    粮食安全是国之重者,是国家安全的命脉根基。农村生产要素是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推动农村要素市场发育,有利于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率,进而保障粮食安全。本报告基于2020~2022年三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追踪数据,分析2019~2021年江苏省农村耕地、劳动力、资本、数字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发育情况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外部环境对要素市场发育的冲击。研究发现,调研区域耕地、劳动力、资本和数字技术要素市场发育情况总体较好,农村耕地流转和借贷程序逐渐正规化,农业劳动力逐渐向非农领域转移,工商资本下乡带动农村发展、促进农户增收成效显著。不过研究也发现,当前仍存在耕地流转协调主体单一、农村闲置劳动力资源未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较小等问题。为促进江苏农村要素市场发育,助力国家粮食安全,本报告提出丰富耕地流转协调主体、加强农业生产经营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等改进建议。
  • 扬州市茶蓬村:“资产租赁型”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
    2023年05月 出版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既是促进农民增收、强化农村基层治理能力的有效路径,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扬州市茶蓬村通过土地整理进行投资建设,盘活利用集体经营性资产并对外租赁获得租金收入,大力发展“资产租赁型”集体经济,同时积极通过盘活老旧资产、竞买破产企业等举措拓展经济增收渠道,使其成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力引擎。然而,当前茶蓬村集体经济发展仍面临集体经济产业亟待转型、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单一和经营管理人才匮乏等问题。为此,提出以多元化经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和奖励激励机制、强化基层管理队伍建设等对策建议,助力茶蓬村集体经济在未来实现更好的发展,并为江苏省乃至全国同类型的村庄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
  • 2020年江苏城乡融合发展状况专题报告
    2021年05月 出版
    城乡融合发展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发展,解决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举措与必然选择。2015~2019年,江苏省的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在城乡要素、经济、社会、空间和环境五个维度的融合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江苏省城乡融合发展也存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尚存制度性障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艰巨、城乡人居环境尚存较大差距、城乡空间融合程度有待提升等问题。根据江苏省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与现存问题,本研究提出政策建议如下:一是注重户籍制度改革与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协同建设;二是注重城乡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建设并加强城乡产业政策刺激;三是积极发挥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通过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的引导,缩小苏南、苏中、苏北区际发展差异。
  • 2021年淮安市淮安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产业融合促进城乡融合
    2021年05月 出版
    本案例通过对淮安市淮安区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发展现状、取得成就的分析,探讨了其内在利益连结机制对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加强政府指导与制度供给,保障订单农业稳定性与连续性有利于保障农户稳定增收;建立风险基金与农民权益保障组织,确立农户合作关系主体地位,有利于保障农户在合作中的应得收益;积极发展股份合作制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则有利于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