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江光华

  • 机构: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
  • 简介:

    博士,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文化科技融合、文化产业、科技政策。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报告(2020~2021)
    2021年12月 出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已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北京而言,通过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北京重点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可喜态势:数字技术助力北京文化旅游“融”出新活力,科技元素为北京“设计之都”建设赋能添彩,科技支撑北京文博非遗传承发展,科技助推北京形成特色全媒体高地等。为有效促进科技支撑引领北京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扶持政策还有待落细落实,文化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还须提升,文化科技资源整合与品牌建设尚须加强,如何将疫情的“危”转为“机”仍待破解。“十四五”时期,北京须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政策环境,强化文化产业链与科技创新链的高效衔接,努力打造文化科技融合品牌,助推全国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2020~2021年大运河非遗保护传承研究报告——以通州段为例
    2021年12月 出版
    本报告分析了大运河通州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价值、保护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在总结借鉴国内外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大运河通州段非遗保护传承与利用的思路和对策建议:提高站位,建立“跨界型”体制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促进大运河非遗的活化利用;培源固本,丰富完善传承人培养体系;加强理论研究,助力大运河非遗提质升级;加快载体平台建设,营造大运河非遗保护传承良好环境。
  • 2020年北京地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大事记
    2021年12月 出版
    本文主要梳理了2020年北京地区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重大事项,包括相关部门的政策、规划、措施等等,为相关研究提供了资料支持。
  • 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报告(2021~2022)
    2022年12月 出版
    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元宇宙促进了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数字文化版权保护领域的应用,促使数字技术成为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国家“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文化科技融合新方向,各项政策举措陆续出台,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成效日渐显著,科技不断驱动我国重点文化行业转型升级。北京地区文化科技融合呈现新特点,科技创新强劲支撑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数字技术推进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文化科技龙头企业争相涌现,文化科技融合完美演绎北京冬奥魅力。北京地区的重点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可喜态势:数字技术赋能互联网信息服务发展;科技与创作表演服务日益融合;数字内容服务彰显数字技术与文化内容融合的魅力;“科技+设计”展现北京“设计之都”新面貌。为有效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北京还须进一步完善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政策体系,增强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挖掘利用好“文化+科技”两大资源,促进重点文化领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北京文化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 科技支撑北京文博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报告
    2022年12月 出版
    本报告立足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从经济、社会、文化层面,结合国家和北京市出台的相关政策,分析当前北京利用现代科技促进北京文博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上,将数据与案例结合,分析了北京科技支撑文博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取得的新成效,并概括了北京文博非遗在相关政策制度、非遗网站和数据库建设、技术创新能力、资源挖掘利用及文博非遗创新发展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科技支撑文博非遗的经验借鉴,从政府、文博机构和社会等视角,提出了加强科技支撑北京文博馆非遗资源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对策建议。
  • 2021年北京地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大事记
    2022年12月 出版
    本文是2021年北京地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大事记。
  • 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报告(2019~2020)
    2020年12月 出版
    文化科技融合是文化与科技的各要素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并创造更大价值的过程,最终形成文化与科技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整体状态。从融合的意义来看,文化科技融合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支撑,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促因,还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从国内外发展趋势来看,“互联网+”正在全面重塑文化产业面貌,沉浸式体验日益成为文化科技融合热点领域,文化资源开放共享成为时代主题,以IP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格局日渐显现。北京拥有首屈一指的科技资源和深厚多元的文化资源,为文化科技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础。近年来,北京文化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文化产业结构呈现高端化、创意化特征,文化科技融合促使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支撑文化产业的优势充分彰显,涌现了一批文化科技领域领军企业。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文化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尚待完善、科技的支撑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企业创新能力总体不足、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等。为此,北京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以科技创新提升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力、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文化信息的传播能力、文化内容的呈现能力,全面提升科技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能力。
  • 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评价报告(2020)
    2020年12月 出版
    本报告构建了北京地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融合基础、融合投入、融合产出、融合环境四大维度,8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对北京2014~2017年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以2014年为基数100.0,2017年北京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规模指数为146.6,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速度指数为141.2。分领域看,文化科技融合基础、融合产出和融合环境三大指数比上年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文化科技融合投入指数出现略微下降。2014~2017年,北京市文化科技融合取得了较为瞩目的发展成绩,但仍存在部分薄弱环节,一是北京文化科技融合整体效果显著,但仍有较大发展潜力;二是文化科技融合的文化基础从规模和速度上都略有下降;三是文化科技融合的人力投入有待加大;四是文化科技融合的财力投入有待加大;五是文化科技融合的社会环境亦有待进一步优化。
  • 2018~2019年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大事记
    2020年12月 出版
    本文收录了2018~2019年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领域的大事要事,包括由北京作协、纵横文学、阿里巴巴文学主办的网络文学新时代巅峰论坛在北京市文联举行。本次论坛以“北京网络文学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明确网络文学社会担当、引导网络文学新环境、唱响网络文化主旋律。北京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郑俊斌、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数字出版处处长马德献、北京作家协会秘书长王升山、纵横文学CEO张云帆、阿里文学CEO宇乾、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等参加论坛;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1月2日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主持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要求,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和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在北京联合召开京津冀广电科技协同发展项目推进会。会上,京津冀三局签订了《京津冀广电科技协同发展项目合作协议》,这是三地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