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解丽霞

  • 机构: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简介:

    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任广东伦理学学会副会长、广东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理事;出版专著3部,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动态》《学术研究》等杂志发表80余篇论文。

  • 图书
  • 文章
  • 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系统论
    解丽霞2022年12月出版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助推文化自信自强,增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大变局下的中国需要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国的变局应答。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诉求推动,为大变局下人类文明的接续发展提供了行动理念,推动世界各国文明实践的进步。智能时代网络文化的空间拓展,重塑着人类生产方式,创造和传播将走向智能化和信息化。中国实践、文明诉求和科技发展,促生大变局下新时代精神文明的变革创新。
  • 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系统论绪论
    2022年12月 出版
    本文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系统论绪论,首先介绍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动力,然后提出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诉求,最后介绍了智能时代网络文化的空间扩展。
  • 精神素养的涵养培育: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内生系统
    2022年12月 出版
    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内生系统的培育与生成,其目的是在建设过程中引导性地培育精神文明素养,从而逐步形成指向于内在生成的精神文明发展系统。由此,必须将精神文明素养的涵养培育作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中既有基础性内在性效用,又有目标性规定性意蕴的重大实践来广泛落实和深培厚植。本文首先介绍了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然后介绍了科学文化素质建设,最后介绍了身心健康素质提升。
  • 意识形态的守正创新: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系统
    2022年12月 出版
    意识形态处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构体系的顶层,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根本的、重要的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也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性质所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就是坚定人民群众的政治立场,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立足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社会价值共识,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实践进路。因此,必须以意识形态为统领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
  • 核心精神的历久弥新: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系统
    2022年12月 出版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在社会主义时期,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为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本文首先介绍了孕育于历史进程的伟大精神,然后介绍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最后介绍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文化自信的三大源泉: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系统
    2022年12月 出版
    文化是一个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五千余年文明的结合,提出了诸多新理念新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华文明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也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
  • 文明精神的重塑与再造: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开放系统
    2022年12月 出版
    精神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与“魂”,同时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发展及进步的内在强大精神支柱与动力。今天新时期精神文明的建设既要立足于民族本位来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情况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同时,也要立足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以兼容开放的态度汲取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坚持古为今用、中西合璧、取长补短、择善而从的原则,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化,进而创造出中华文明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城乡二元的风尚变换: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空间系统
    2022年12月 出版
    城乡二元的风尚变换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空间系统,该系统包含创建塑造群众性精神文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新农村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