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邵慧敏

  • 机构:云南师范大学
  • 简介:

    1981年9月出生,山东省济宁人,管理学博士,教授、高级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现任云南师范大学教师。近年来,围绕财务管理、绩效评估、反贫困等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主持国家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4项,出版专著3部、教材3部,发表论文50余篇。

  • 图书
  • 文章
  • 反贫困治理:农民合作社发展研究
    李正彪 邵慧敏2022年02月出版
    办好农民合作社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但从总体看,目前农民合作社仍面临运行不够规范、与成员利益联结不紧密、扶持政策精准性不强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合作社的治理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本书试图揭示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深层原因,力求通过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相结合的方式来为我国农民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本书可为合作社管理者、行政管理者及关注贫困问题的人们提供帮助与启发,同时可供农业经济管理、反贫困等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参考。
  • 农民合作社与反贫困
    2022年02月 出版
    本文围绕农民合作社以及反贫困的内容展开,分别阐述了农民合作社的内涵与性质、国内外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历史、国内外农民合作社的反贫困实践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 加入合作社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基于云南省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2年02月 出版
    本文通过调研数据,结合云南省诸多地区农民合作社的经营现状,从合作社成员及非合作社成员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层面,采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加入合作社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 农民合作社的反贫困绩效——以云南省梁河县为例
    2022年02月 出版
    本文运用贫困理论与扶贫理论,结合欠发达地区的社会背景和农民合作社的实际情况,研究农民合作社的反贫困绩效。通过研究,一是有利于农民合作社掌握自身扶贫成效;二是有助于政府部门了解农民合作社的扶贫效果,为扶贫资源分配和农民合作社评级提供理论支撑;三是有助于扶贫资金精准投放,助力脱贫攻坚,加快乡村振兴。
  • 脱贫攻坚完成后原贫困社员继续参加农民合作社的意愿——以国定贫困县梁河县为例
    2022年02月 出版
    本文以云南省梁河县下辖6个乡镇实现脱贫的122名入社贫困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了影响原贫困社员继续参加合作社的因素,并提出了提升原贫困社员继续参加农民合作社意愿的途径。
  • 成员异质性对农民合作社收益分配控制权归属的影响——基于云南省124家农民合作社的调查
    2022年02月 出版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成员异质性对农民合作社收益分配控制权归属的影响。首先总结了成员异质性对于农村合作社收益分配控制权归属的影响的相关文献以及理论假设,之后介绍了样本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农民合作社的成员异质性并不是体现在成员农民身份的异质性上,而是体现在理事会成员与普通成员之间的受教育程度差异、经营规模差异、社会活动能力差异、在合作社内的出资差异、参与合作社的目标差异、在合作社内的角色差异。
  • 社员合作、信任与农民合作社绩效的关系——基于云南省农民合作社的调查数据
    2022年02月 出版
    本文以云南省的农民合作社为主要对象,进行多案例和大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把发达国家在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的组织内部信任理论和合作理论与中国农民合作社的管理实践相结合,进行本土化研究,探索适合我国转型经济特定情境的合作社发展理论,这有助于促进和推动我国合作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基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农民合作社治理
    2022年02月 出版
    本文围绕的重点内容是基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农民合作社治理,文章首先对于农民合作社的治理进行了本质分析,然后将农民合作社与公司治理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及对策。
  • 农民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2022年02月 出版
    本文围绕的中心是对农民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具体包括对现有研究结果的综述与分析,农民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农民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证研究,结论与建议四个方面的内容。
  • 云南省农民合作社调查案例
    2022年02月 出版
    本文介绍了云南省农民合作社调查的几个典型案例,包括新平永欣食用菌产销专业合作社、西盟班帅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元江县禾润芒果专业合作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