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杨新铭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简介:

    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研究领域为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出版专著《劳动力结构转换与居民收入差距》,并在《经济学动态》《南开经济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演进逻辑、现实基础与政策取向
    2022年04月 出版
    2020年5月11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是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三位一体”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深化阐释和战略部署。把经济运行机制(资源配置方式)与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并列进行制度化,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包容性和与时俱进等优秀品质。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多元化市场主体,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所有制结构正是按照多元化路径发展调整的。不同的是,前期以增量改革为主,不同所有制经济表现为各自发展;而后期伴随改革的不断深化,不同所有制市场主体呈现融合发展的特征。按照上述路径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所经历的“实践—政策—法律—制度”的特殊演进过程,并且这一制度化过程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要求,是党和人民的一项伟大创造。
  • “十三五”时期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对策研究
    2015年11月 出版
    进入21世纪,特别是从“十一五”末到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期间,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成就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给予了一种充分肯定的诠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表述,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保障性的制度框架与原则。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经济制度,依然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十二五”是在2010年所谓“国进民退”的大争论中开始规划的。“十二五”《规划》中有关“坚持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的部分侧重于强调“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公平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行受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并购等多各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等等。这些规划思想在实践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落实,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十三五”期间,我们仍需进一步努力,结合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的布置,深化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思路,寻求最适度的所有制结构,同时注重其中关键性细节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