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内容
-
2016年06月
出版
本篇演讲的主题为”开放式扶贫与农村社区协作“,首先提出要解决乡村治理和开放式扶贫的关系问题,有以下三点:(1)解决扶贫资源配置的问题;(2)讨论开放式扶贫或者农业产业发展行动等方面的问题时,必须在具体的社区或者特定的区域之内行动;(3)开放式扶贫是多方协作、 多方参与的过程。然后要弄清减贫、 反贫困、 扶贫、 脱贫等几个重要概念, 其内涵是很不一样的。最后提出,扶贫开发工作必须从只重视经济目标(促进农民增收)转向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并重,同时要解决好扶贫工作主体性开放的问题。
-
2018年12月
出版
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减贫成效,既归功于长期不懈的脱贫探索,更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发展经济,积极推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结果。农业产业的比较收益越来越低,对于多数贫困地区而言,由于受资源禀赋、市场区位、技术能力、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的影响,从事农业生产越来越不能支持可持续生计,农民外出打工或经商是农民收入增加的最重要来源,对于贵州全省特别是贵州贫困地区来说更是如此。
-
2018年12月
出版
在贵州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战略合作项目《贵州省脱贫攻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中,以党建促脱贫的研究视角,是切入围绕以实现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宗旨”这一政治目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通过资源配置等制度安排,在村庄落地于实现公平、公正诉求的“渠道”“机制”“平台”建构的题旨展开。无疑,“过程”形塑如何链接制度资源与乡村减贫发展需求之间的“绣花功夫”,理应成为这一考察的方法论观照;而国家与乡村社会如何实现“对接”的问题意识,特别是村庄社会治理问题,将是探讨减贫与发展“最后一公里”论域的核心和基础,从而,从贫困治理内在衔接可持续减贫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设,也就成为本文探讨的题中之义。
-
2018年06月
出版
我们来看,在反贫困的层面上来说,从整个社区发展角度来讲,怎么样支持乡村社区通过自身的行动,在政府的支持、社会的参与状况下,可以通过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来达到反贫困的可持续的效果,这也是这些年我们一直探索的一些东西。
-
2018年06月
出版
发展农村社区福利,是当下中国减贫工作中的重要领域,也是构建相对公平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策略。社区福利的基础在于村庄团结与村庄合作,其基本前提是以农村基层行政改革促进社区自治,村庄作为社区的主体性得以确立、村庄治理得以完善,农村社区实质参与和有效参与机制得以建立。精准扶贫需要将社会目标优先于经济发展目标,社区福利实现的根本路径在于乡村能力得到提升,在于国家资源作为杠杆撬动农村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活力。通过农村社区福利建设,构建中国福利社会的农村行动基础,是中国社会政策发展的重要面向,也是脱贫攻坚推进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