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内容
-
2012年03月
出版
本文主要介绍说明了走共同富裕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而今天,面对着这么多矛盾问题,有些问题已经是积累到一定程度了,如果精神凝聚的力量苍白无力和软弱,那么势必要出大乱子、大问题。在重视发展生产力解决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注重精神的反作用,如何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如何重视解决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如何重视解决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问题,也是一项与解决共同富裕问题密不可分的根本任务。
-
2015年12月
出版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武装问题,他号召全党“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组织全党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运动,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实践。本文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
哲学重要讲话精神体会。
-
2016年03月
出版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根本原则问题,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成败兴衰、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与否的头等大事。今天,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才有出路,中国才有出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坚持的基础上根据实践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在中国,就要坚持用不断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今天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成果,在今天,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
-
2016年10月
出版
-
2015年06月
出版
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人类理论思维的最高峰,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一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真信马克思主义,坚信马克思主义。这个真信和坚信来源于什么?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学习、深刻理解和深刻把握。现在有的人也讲马克思主义,但他们讲的马克思主义是停留在口头上,心里不信,我们要打心眼里相信马克思主义就是真理。在真信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坚信。在风平浪静情况下,真信容易,但在大风大浪情况下,真信就不容易。所以,要坚信马克思主义,做到坚定不移。
-
2016年03月
出版
搞好社会科学工作,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真学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第一,要坚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在概括人类社会、自然和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基本原理是科学的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某些个别结论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不能因此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第二,时代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虽然具体时代条件、格局、特点、形势发生了变化,但就时代根本性质而言,仍然处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形态、两种社会制度、两种前途、两种命运、两条道路、两种力量的反复较量和博弈的时代,即资本主义终究要逐步走向灭亡、社会主义终究要逐步取代资本主义的时代。第三,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科研的能力。第四,珍惜时间,遵守纪律,认真读书,认真思考。
-
2016年03月
出版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决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抓住一个“关键”和一个“根本”,解决好这两个重大问题。第一种错误倾向是法治意识淡薄,法律观念缺失,轻视法治,违法乱纪;第二种错误倾向是借加强法治建设之名,行“去党化”之实,否定党的领导,妄图在我国实行资本主义法治,即“宪政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解决好领导干部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问题;必须抓住党和法的关系这个根本问题,解决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一重大原则问题。
-
2018年12月
出版
-
2017年02月
出版
-
2017年10月
出版
进入21世纪后,美新关系逐渐摆脱新西兰反核政策所造成的冲击与障碍,实现正常化。双方在经贸、外交、地区和全球问题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联系和合作。在美新关系的演变中,中美权力对比变迁所带来的国际战略格局变化和中美的政策变化,增强了美新双方进一步发展关系的动力和紧迫性。但这种作用是相对有限的,不会完全支配美新关系的发展。特朗普上台后,美新关系不确定性增加。但未来新西兰不大可能简单追求恢复与美国的同盟关系,特别是针对中国的同盟关系,新西兰将试图保持自己的独立和自主性,与中美双方都发展全面良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