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颜晓峰

  • 机构: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简介:

    江苏涟水县人,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分教指委主任委员;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研究”首席专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出版专著和文集《创新研究》(人民出版社)、《认识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科学态度和真理精神)(学习出版社)、《在历史交汇点上》(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重大时代课题与科学理论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知与胜:基于军事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视角》(国防大学出版社)等,主编著作《发展观的历史进程》(人民出版社)、《建设法治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庆出版社)等。

  • 图书
  • 文章
  •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颜晓峰2022年09月出版
    文明是人类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各种各类各项成果的总和,是由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的人民共同创造的,统称人类文明。文明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逐步升级、逐步扩散的,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古代到现代,现代化文明是迄今为止的新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举是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是现代化文明的主要领域。在资本主义文明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层局限性,这些领域不可能协调发展,物质领域的文明成就往往是以其他领域文明的丧失或沉沦为代价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把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付出的巨大代价作为反面教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及时纠正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偏差,着力解决“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硬”,逐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再提升为建设社会主义五大文明领域,进而到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五大文明协调发展,构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的总体形态。我们创造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不仅是五大文明领域的每个领域都取得相应成果,而且是各个领域的文明建设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每个领域的文明建设都为其他领域的文明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又都以其他领域的文明建设为条件。
  •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前言
    2022年09月 出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创建新的社会形态,也在创建新的文明形态。从文明的演进历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是中华文明、东方文明的新形态,也是社会主义文明的新形态。我们说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总体上说就是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而这集中体现在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明新形态上。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基石、源头来把握。我们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进程中呈现出来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支撑下生长起来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领域全方位建设实践中巩固完善的,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明新形态中彰显优势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而显示其独特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因人类文明新形态而表明其时代高度。
  •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
    2022年09月 出版
    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人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是在新的社会形态、新的人类文明中才能实现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不渝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创建社会主义新社会、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就是民族复兴的社会和文明基础,也是民族复兴的社会和文明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理想,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创新。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大大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飞跃的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