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杨春学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曾任《经济学动态》主编。1962年11月生于云南新平,彝族。1979~1986年就读于云南大学经济系,获学士和硕士(经济学)学位。1986~1992年执教于云南财经大学(原云南财贸学院),讲授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国际金融;1992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95年获博士学位。之后,一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并于1998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讲授中级经济学课程。其间,2001年9月至2002年9月在云南经济贸易委员会挂职,任主任助理。研究领域:欧美经济思想史、现实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最主要的学术兴趣在于寻求人类本性、个人行为与制度之间的内在关系。出版著作《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发表论文《利他主义经济学的追求》《和谐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基础》等。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特色”问题
    2017年05月 出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具体化到经济学界,那就是要建立能充分解释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如何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一件十分复杂和艰难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有一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指导。学界似乎达成了一个共识,即中国经济充满难以用现有理论解释的现象。50075168但是“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的究竟是哪些现象呢?我们只是笼统地说不能解释中国增长奇迹,却没有对不能得到解释的现象给出一种清晰的“典型事实”。5007516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正是借助于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的中国道路的某些理论问题。它的中心任务,当然要根据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从中提炼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认识,把这些经验认识上升到理论层面。但是,在这种上升到理论层面的过程中,要立足于中国现实,直面怀疑者的质疑,走在学术之前沿。本文对“中国特色”问题的讨论,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侧重于提出还需要进一步细致讨论的一些理论问题。
  • “十三五”时期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对策研究
    2015年11月 出版
    进入21世纪,特别是从“十一五”末到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期间,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成就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给予了一种充分肯定的诠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表述,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保障性的制度框架与原则。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经济制度,依然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十二五”是在2010年所谓“国进民退”的大争论中开始规划的。“十二五”《规划》中有关“坚持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的部分侧重于强调“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公平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行受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并购等多各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等等。这些规划思想在实践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落实,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十三五”期间,我们仍需进一步努力,结合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的布置,深化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思路,寻求最适度的所有制结构,同时注重其中关键性细节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