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内容
-
2012年03月
出版
希拉里的互联网自由主义,并不在于推动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自由”,其核心实质是透过推动“互联网自由”来强化网络世界的美国主导,进而在网络世界拓展美国的国家利益。正如美国国务院所提出的那样,界定并强调“互联网自由”,是为了让美国在全球信息空间免受传统主权概念的束缚。这说明,“互联网自由”的核心在于扩张美国主权的应用范围,拓展美国国家利益,是一种网络信息空间的“圈地运动”。在线软实力较量背后深藏的经济、政治斗争,可能是西方国家“遏制”、“封锁”、“演变”发展中国家,建立更加有利于其独霸的政治经济利益格局的险恶计划,我不得不防。
-
2012年03月
出版
本文搜索了国内外网络媒体的相关报道,对这一运动的发起背景、发展动态、标语口号、主要原因、各界反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建议。
-
2017年03月
出版
认为“美国没有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例外”的论调可以休矣。美国所特有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只能说明美国为什么不会出现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不会出现其近邻南美地区式的社会主义,不会出现原本属于其远亲的欧洲式社会民主主义,而不能得出“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的结论。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在美国历史上绵延不绝。19世纪末美国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美国开始爆发全国性工人罢工,1886年以芝加哥为中心的争取8小时工作制的大罢工成为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历史源头。桑德斯自决定参加总统竞选以来,一直自称民主社会主义者,并以谴责社会的不平等性、抨击以华尔街金融寡头为代表的垄断资本对劳动人民的掠夺性作为其竞选主张的基础,他也因此得到了工人和青年的广泛支持。但是,桑德斯始终未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利益看成根本对立的,而是主张在现有的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两党政治垄断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改善工人阶级某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