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谭扬芳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办管理评价处
  • 简介:

    重庆奉节人。曾任教于中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文学学士、西南交通大学法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研院科学发展观研究室、西马室主任,马研网总编辑。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办管理评价处处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优秀青年”荣誉称号,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信息对策研究类一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出版专著3部,在《人民日报》《政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红旗文稿》等刊物上发表文章60余篇。主持完成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互联网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与我国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问题调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新趋势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的历史与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启动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思想的历史与理论研究”。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对我国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的潜在威胁
    2012年03月 出版
    希拉里的互联网自由主义,并不在于推动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自由”,其核心实质是透过推动“互联网自由”来强化网络世界的美国主导,进而在网络世界拓展美国的国家利益。正如美国国务院所提出的那样,界定并强调“互联网自由”,是为了让美国在全球信息空间免受传统主权概念的束缚。这说明,“互联网自由”的核心在于扩张美国主权的应用范围,拓展美国国家利益,是一种网络信息空间的“圈地运动”。在线软实力较量背后深藏的经济、政治斗争,可能是西方国家“遏制”、“封锁”、“演变”发展中国家,建立更加有利于其独霸的政治经济利益格局的险恶计划,我不得不防。
  • “占领华尔街”点燃美国民众的愤怒
    2012年03月 出版
    本文搜索了国内外网络媒体的相关报道,对这一运动的发起背景、发展动态、标语口号、主要原因、各界反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建议。
  • 对主张“民主社会主义”的美国总统候选人桑德斯的介绍和看法
    2017年03月 出版
    认为“美国没有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例外”的论调可以休矣。美国所特有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只能说明美国为什么不会出现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不会出现其近邻南美地区式的社会主义,不会出现原本属于其远亲的欧洲式社会民主主义,而不能得出“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的结论。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在美国历史上绵延不绝。19世纪末美国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美国开始爆发全国性工人罢工,1886年以芝加哥为中心的争取8小时工作制的大罢工成为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历史源头。桑德斯自决定参加总统竞选以来,一直自称民主社会主义者,并以谴责社会的不平等性、抨击以华尔街金融寡头为代表的垄断资本对劳动人民的掠夺性作为其竞选主张的基础,他也因此得到了工人和青年的广泛支持。但是,桑德斯始终未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利益看成根本对立的,而是主张在现有的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两党政治垄断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改善工人阶级某些条件。
  • 资本主义制度是气候变暖的根源——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发展中国家对资本主义的谴责
    2011年03月 出版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峰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日至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参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会议期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激烈对抗,并最终因意见分歧严重未能达成具有实际操作价值和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仅由美国、中国、印度等五国签署发表了一份未获大会全面通过的备忘录《哥本哈根协议》,所有相关问题不得不延至2010年的墨西哥会议再作讨论。在这次峰会上,发展中国家齐声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指责他们在承诺减排目标和提供资金援助上的消极态度以及企图推卸责任、操纵会议的斑斑劣迹。
  • 新自由主义与国际金融危机——西方国家思想界的反思与评析
    2011年03月 出版
    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20世纪大萧条以来最困难的境地,危机的原因成为国内外思想界关注的焦点。这场金融危机引起西方国家的政治动荡和思想震动,促使不同阶级阶层和不同政治派别的人们特别是左翼学者,在认识金融危机的原因、性质和后果的过程中开始反思:新自由主义曾允诺给人民带来稳定与幸福,给经济带来效率和繁荣,给世界带来和平与发展,新自由主义的幸福诺言为什么没有兑现?相反,新自由主义主导的金融理论,不仅在虚拟经济上积聚了巨大的金融风险,给全球经济带来百年不遇的金融大海啸,给实体经济带来了贫富分化、消费不足、生产停滞,而且新自由主义救不了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