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谭扬芳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办管理评价处
  • 简介:

    重庆奉节人。曾任教于中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文学学士、西南交通大学法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研院科学发展观研究室、西马室主任,马研网总编辑。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办管理评价处处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优秀青年”荣誉称号,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信息对策研究类一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出版专著3部,在《人民日报》《政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红旗文稿》等刊物上发表文章60余篇。主持完成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互联网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与我国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问题调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新趋势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的历史与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启动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思想的历史与理论研究”。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对我国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的潜在威胁
    2012年03月 出版
    希拉里的互联网自由主义,并不在于推动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自由”,其核心实质是透过推动“互联网自由”来强化网络世界的美国主导,进而在网络世界拓展美国的国家利益。正如美国国务院所提出的那样,界定并强调“互联网自由”,是为了让美国在全球信息空间免受传统主权概念的束缚。这说明,“互联网自由”的核心在于扩张美国主权的应用范围,拓展美国国家利益,是一种网络信息空间的“圈地运动”。在线软实力较量背后深藏的经济、政治斗争,可能是西方国家“遏制”、“封锁”、“演变”发展中国家,建立更加有利于其独霸的政治经济利益格局的险恶计划,我不得不防。
  • “占领华尔街”点燃美国民众的愤怒
    2012年03月 出版
    本文搜索了国内外网络媒体的相关报道,对这一运动的发起背景、发展动态、标语口号、主要原因、各界反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建议。
  • 对主张“民主社会主义”的美国总统候选人桑德斯的介绍和看法
    2017年03月 出版
    认为“美国没有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例外”的论调可以休矣。美国所特有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只能说明美国为什么不会出现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不会出现其近邻南美地区式的社会主义,不会出现原本属于其远亲的欧洲式社会民主主义,而不能得出“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的结论。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在美国历史上绵延不绝。19世纪末美国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美国开始爆发全国性工人罢工,1886年以芝加哥为中心的争取8小时工作制的大罢工成为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历史源头。桑德斯自决定参加总统竞选以来,一直自称民主社会主义者,并以谴责社会的不平等性、抨击以华尔街金融寡头为代表的垄断资本对劳动人民的掠夺性作为其竞选主张的基础,他也因此得到了工人和青年的广泛支持。但是,桑德斯始终未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利益看成根本对立的,而是主张在现有的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两党政治垄断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改善工人阶级某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