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资本主义制度是气候变暖的根源——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发展中国家对资本主义的谴责

作者:
谭扬芳
出版日期:
2011年3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大小:
1.31 MB
报告字数:
12495字
所属图书:
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2010~201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峰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日至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参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会议期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激烈对抗,并最终因意见分歧严重未能达成具有实际操作价值和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仅由美国、中国、印度等五国签署发表了一份未获大会全面通过的备忘录《哥本哈根协议》,所有相关问题不得不延至2010年的墨西哥会议再作讨论。

在这次峰会上,发展中国家齐声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指责他们在承诺减排目标和提供资金援助上的消极态度以及企图推卸责任、操纵会议的斑斑劣迹。

关键词:

气候变暖资本主义制度哥本哈根气候峰会

作者简介:

谭扬芳:重庆奉节人。曾任教于中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文学学士、西南交通大学法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研院科学发展观研究室、西马室主任,马研网总编辑。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办管理评价处处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优秀青年”荣誉称号,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信息对策研究类一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出版专著3部,在《人民日报》《政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红旗文稿》等刊物上发表文章60余篇。主持完成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互联网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与我国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问题调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新趋势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的历史与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启动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思想的历史与理论研究”。

文章目录
·罪魁祸首——资本主义制度是气候变暖的根源
·推卸责任——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企图背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动机不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图利用碳排放问题限制发展中国家
·行动不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克服气候危机上缺乏有力举措
·公正缺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操纵会议达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