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丁俊华

  • 机构:河南大学
  • 简介:

    女,1982年生,汉族,河南省周口市人,河南大学讲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公开发表《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所有制理论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合作社理论探要》等多篇论文,承担多项科研项目。

  • 图书
  • 文章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发展研究
    丁俊华2016年10月出版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社理论为指导,研究我国农业合作社问题。首先,介绍了合作社的有关概念,在此基础上,从内容、逻辑、原则等几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经济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深化了认识。其次,对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概括,为相关研究提供了资料性文献基础;还对国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进行了梳理,以此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发展策略选择的重要借鉴。最后,运用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社理论,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策略,即生产合作、流通合作并重,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主、多种农村经济合作形式并存的建议。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发展研究的导论
    2016年10月 出版
    本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发展研究的导论,主要包括: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二、国内外研究成果述评;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四、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农业合作社有关概念
    2016年10月 出版
    长期以来,由于受20世纪50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影响,人们对合作社的认识存在偏差,把合作社与集体经济混淆起来。正因为如此,在一些人的脑海里,对合作社存在抵触情绪。为了还合作社以本来面目,有必要对合作社的定义、基本原则、主要类型等基本概念进行重新描述,以打消人们的顾虑,从而为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扫清思想障碍。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的理论指导
    2016年10月 出版
    18世纪中后期,合作运动在西欧逐渐兴起。这一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正集中精力研究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对合作经济还未进行深入研究。19世纪60年代,合作运动有了很大发展并在工人运动中开始出现,这引起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度关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合作运动进行深入研究和批判继承以往合作经济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系统的合作经济理论,并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0世纪以后,以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人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合作经济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不断发展完善。
  • 国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及其启示
    2016年10月 出版
    本文介绍了国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及其启示,主要包括:一、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概况;二、发展中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概况;三、国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2016年10月 出版
    本文介绍了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村合作社;二、合作化时期的农业合作社;三、人民公社时期的农业集体化。
  •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合作社的新发展
    2016年10月 出版
    本文介绍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合作社的新发展,主要包括:一、现阶段我国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二、新型农业合作社发展概况;三、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四、农民专业合作社;五、我国现行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六、国内典型发展模式案例介绍。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
    2016年10月 出版
    本文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主要包括:一、影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因素;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