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内容
-
2018年04月
出版
安康是陕西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战场,近年来,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陕西省委的安排,找准扶贫工作的着力点和关键点,将扶贫与“志智双扶”融通贯穿起来,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建设中,围绕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等、靠、要”等突出问题,通过社区动员、道德评议、社会帮扶等方式,充分挖掘蕴藏在民间丰富而有效的社会治理资源,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推动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增强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斗志和勇气,以及勤劳致富的能力和活力,不断开创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的新局面。
-
2018年04月
出版
随着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泾阳政府立足县情找定位,全力脱贫谋“三变”,在做强扶贫产业、壮大龙头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强化企农利益联结、突出就业安置等方面进行了成功探索,形成了资源整合、企农联合、产业融合的精准扶贫脱贫模式,贫困人口发展能力明显提升,收入水平显著提高,走出了富有特色的精准脱贫之路。
-
2018年04月
出版
采取超常规举措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陕西省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实现追赶超越目标的关键所在。本研究针对陕西省11个深度贫困县(区)、482个深度贫困村和深度贫困群体脱贫攻坚面临的突出制约问题,结合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目标,提出了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的超常规举措和政策保障。
-
2019年01月
出版
渭北高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陕西省重要的深度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交通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对脱贫攻坚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报告深入分析渭北高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现状和薄弱环节,并建议完善贫困地区内外交通网络,推动交通与产业深度融合,开展贫困村交通扶贫试点工程,推动交通就业扶贫,健全投融资机制,完善技术标准,强化人才培育和监督考核。
-
2019年01月
出版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推进重点板块突破发展,打造五大区域新增长极。其中,以西乡、汉阴、石泉为中心的汉江上游板块是五大区域新增长极之一,如何科学合理规划汉江上游板块发展,通过综合开发利用流域内的生态资源和经济资源打造新增长极,对于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和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分析了汉江上游板块培育新增长极具备的发展基础和优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培育汉江上游板块新增长极的路径选择,为陕南地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
-
2019年01月
出版
2018年是多数地方政府提出全面脱贫的目标年,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课题组在近两年陕西省内实地跟踪调研的基础上,选取三个典型性县域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自然禀赋、经济基础,总结了脱贫攻坚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其次介绍了在该县域脱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最具独创性的扶贫措施;再次分析了当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难题;最后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
-
2019年01月
出版
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简称“三变”)为主要内容的“三变”改革是推进脱贫攻坚、实现同步够格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陕西探索形成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以创新集体经济经营机制为核心的“三变”改革,并实施了“百村示范、千村试点、万村推进”工程,进一步激发了集体经济活力,开辟了产业脱贫新路径,让农村贫困群众成为“三变”改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本报告针对集体经济较薄弱、发展不均衡、管理机制不健全、配套政策不完善、基层农经人员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全面深化“三变”改革的对策建议。
-
2020年03月
出版
整合农业产业,建立农户与现代农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关键举措。本文分析了陕西农业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进行农业产业整合的必要性。提出了农业产业整合的思路,包括整合的模式、机制以及空间布局,并建议改进农业合作社机制、建设区域公用品牌、制订乡村旅游规划、整合网络销售、完善大数据平台等。
-
2020年03月
出版
2018年以来,陕西启动农村特色产业小镇建设计划,共支持了24个特色产业小镇。农村特色产业小镇在构建长效扶贫产业、提高贫困群众收入、促进贫困地区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陕西农村特色产业小镇呈现发展基础良好、运营模式多样、产业主题突出、文化资源丰富、农业功能多元等特点,但在思想认识、规划设计、产业融合、基础设施、要素投入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为进一步发挥农村特色产业小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需要合理布局、做强产业、完善功能、创新机制,力争做到规划建设有特色、产业发展有特色、功能融合有特色、体制机制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