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王为理

  • 机构: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 简介:

    男,1965年1月生,安徽岳西人。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研究员。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哲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课程哲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2010年)。曾任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三级),主要从事文化产业和城市文化研究。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市第六届人大代表。享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主要从事现代化、城市发展和文化产业研究。出版学术专著《人之问——思与禅的一种诠释与对话》(上海三联书店,2001)、《从边缘走向中心——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译著《多元现代性的反思欧洲、中国及其他的阐释》(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商务印书馆,2017),合著《城市文化论》《文化立市论》《深圳和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0)》(副主编)等。在《复旦学报》《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刊》《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战线》《江海学刊》《学术研究》《哲学动态》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十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刊物转载。在《人民日报》《深圳特区报》等报刊发表文化评论数十篇。所编辑图书《邓小平经济发展论》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兴城市文化流动与文化创新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农民工文化需求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中国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申办报告》《全球创业观察:深圳和香港研究》《国际化城市文化产业比较研究》等国家和深圳市课题研究三十余项。合译《多元现代性的反思:欧洲、中国及其他的阐释》等。主持制订《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规划(2016~2020)》《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发展规划(2009~2020)》《深圳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等文化产业相关规划十余项。

  • 图书
  • 文章
  • 深圳文化发展报告(2018)
    陈长治 副主编 ; 王为理 主编 2018年05月出版
    《深圳文化发展报告(2018)》由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编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改革创新、粤港澳大湾区与城市文化、案例与借鉴等内容,较为全面系统地回顾、总结了2017年深圳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与主要成果,简要分析了深圳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努力建设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提升文化供给质量、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合作与繁荣发展等角度对2018年深圳文化发展进行了展望。
  • 深圳文化发展报告(2017)
    陈长治陈少兵 王为理 副主编 ; 张骁儒 主编 2017年05月出版
    《深圳文化发展报告(2017)》由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编撰,全书包括现代文化传播、文化服务与城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改革创新、文化消费与市场、个案研究等内容,较为全面系统地回顾、总结了2016年深圳文化发展基本状况、创新思路和主要成果,分析了深圳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新机遇,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落实《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的起步之年。这一年,深圳文化改革发展工作坚持抓规划、谋长远与打基础、补短板并重,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进展与成果包括继续加强公共文化政策顶层设计,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策划举办系列文化活动,市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大力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体系,城市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加快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积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文化发展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报告还基于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城市定位和“深圳质量”“深圳标准”等发展理念,对2017年深圳文化发展前景做出分析研判。
  • 深圳文化发展报告(2016)
    陈少兵 张军 王为理 副主编 ; 张骁儒 主编 2016年07月出版
    《深圳文化发展报告(2016)》由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编撰。包括城市文化治理、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政策、文化创意园区、文化调研报告、案例研究等内容,较为全面系统地回顾、总结了2015年深圳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创新思路和主要成果,分析了深圳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作为“十二五”时期的收官之年,2015年是深圳文化发展承上启下的一年。5月召开的深圳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了要将深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任务,确立了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文化建设三大任务;制定《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探索创新发展新思路,不断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成立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小组,制定《深圳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加快推进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举办中国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比赛等重大活动,文艺精品创作再结硕果,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拓展,城市文化品牌和国际化城市形象进一步彰显。继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快培育文化市场主体,积极支持文化创客发展,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报业、广电、出版发行集团深化内部运营机制改革,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报告还从学术文化、政府传播、移民文化、文艺干预等角度探讨了城市文化治理问题,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政策、中外财政政策、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等角度分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文化科技融合、文化版权、文化金融、创客文化等角度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深圳-爱丁堡互建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孵化中心等为例,描述了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最新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案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2018年深圳文化发展回顾与2019年展望
    2019年06月 出版
    本文从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系列主题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全民阅读、国际文化交流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全面回顾和总结了2018年深圳文化的发展状况,并从谋划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发展蓝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等角度对2019年深圳文化发展进行了展望。
  • 2017年深圳文化发展回顾与2018年展望
    2018年05月 出版
    本文从公共文化服务、文化艺术活动、文化创意产业、国际文化交流、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改革创新等方面,全面回顾和总结了2017年深圳文化的发展状况,并从努力建设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提升文化供给质量、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合作与繁荣发展等角度对2018年深圳文化发展进行了展望。
  • 2016年深圳文化发展回顾与2017年展望
    2017年05月 出版
    本文分别从创新发展路径、公共文化服务、城市文化品牌、文化创意产业、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回顾和总结了2016年深圳文化发展状况,并从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创业创新中心角度,分别从文化供给侧改革、促进文化消费、构建现代文化传播体系等方面对2017年深圳文化发展进行了展望。
  • 2015年深圳文化发展状况及2016年政策建议
    2016年07月 出版
    本文回顾了2015年深圳文化在创新发展思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城市文化品牌、推进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分析了2016年深圳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2016年深圳文化发展的主要思路和举措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2020年深圳文化发展回顾与2021年展望
    2021年09月 出版
    2020年,深圳以建设“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为契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大特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果,首批7个特色文化街区通过验收评估,面貌一新的南头古城、甘坑客家小镇等特色街区重新对外开放,成为市民热捧的“网红”景点。“十分钟文化圈”日益成型。南山、坪山、光明区的3个区级文化馆和10个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市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更加便利。积极培育文化消费,加快推进对外文化贸易,从供需两端发力激发文化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和产业提质有机协同。组织开展文化消费资助,支持引导扩大文化消费。深圳成功荣获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 2019年深圳文化发展回顾与2020年展望
    2020年08月 出版
    本文从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全民阅读、对外文化交流、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全面回顾和总结2019年深圳文化的发展状况,并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谋划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发展蓝图、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等角度对2020年深圳文化发展进行了展望。在新的一年,深圳文化发展将围绕打好防疫阻击战进一步推进宣传文化工作,着力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