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内容
-
2019年09月
出版
自“人猿相揖别”,人类社会的进化有数百万年的历史了。在最初的阶段,人类以天然的树枝为“拐杖”,并以半猿半人的形态,蹒跚在水草茂盛的原野上;当“几个石头磨过”的时候,真正的人诞生了,于是,人类手持着制造的工具,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文明。驾驭着物质生产力牵引的历史列车,人类在农业文明的田野里耕耘,在工业文明的城市里锻造,在信息文明的键盘上敲打,现在,人类又在生态文明的绿色里徜徉。在新时代的天空里,中国的发展涂抹上了日益浓重的绿色,这是当今中国发展最为耀眼的底色,13亿多中国人民正是用这种颜色描绘着“中国梦”,装扮着“美丽中国”,擦亮了天空、点亮了星空、秀美了山川,追求着“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打造着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书写着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本文首先探讨了当今人类发展面临的两大“形而下”问题,然后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兴起及其含义,最后得出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及其推进,是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生成的结论。
-
2019年09月
出版
当“人猿相揖别”、人类从大自然的“母体”中诞生出来之后,就立刻生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中所要面对并必须妥善处理的最为重要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辩证性即对立统一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并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些论断和要求,其实是从统一性的角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揭示和把握。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特别是他们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具有“同一性”或“一体性”的论述为我们党在新时代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并实施绿色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并为我们如何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
2019年09月
出版
为了探究生态危机发生及严重化的原因特别是解决之道,中外学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而“自然价值”范畴的确立或提出,就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重大创新性成果。本文首先介绍了自然价值”讨论中存在人的“缺场”现象,然后探讨了“内在价值”真的与人无关吗?接着对关于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辩证关系进行了进一步探讨,最后介绍了基于自然价值角度的科学人权观。
-
2019年09月
出版
当今人类正面临着生死攸关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为“地球的命运正处于最危险的时候”。人类要想世世代代地生存并延续下去,当然得设法破解眼下困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而也就不能不探究产生问题的原因。而在对发展问题之原因的分析上,学界基本上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其一,基于显性的或外在“物质器物”层面的分析,如对消费异化、科学技术负效应、发展方式的粗放性等的分析和批判;其二,基于深层次或内在“精神理念”层面的分析把握,如对人类中心主义之“谬误”等的分析批判。本文首先分析了走不出的人类中心主义,然后介绍了对自我中心主义的批判,最后介绍了走向共生主义。
-
2019年09月
出版
20世纪90年代以来,理论界在对生态系统和生态危机的研究讨论中,陆续提出了“生态生产力”“自然生产力”等概念。“力”显然不是凭空产生的,总有其产生的实践基础。“生态生产力”或“自然生产力”,是生态生产或自然生产的能力。因而,我们提出“生态生产”的概念,并对其基本内容、它与其他生产形式的关系,以及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对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实践支撑意义等问题做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
2019年09月
出版
从价值哲学的视角看待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构建可以获得一种新的认识。在价值哲学领域盛行的“价值效用说”具有主体至上主义的性质,这是造成当今价值危机乃至整个人类发展危机的总的价值论根源。为了克服价值危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实施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超越主体至上主义的“价值效用说”,把伦理责任引入价值范畴,从而建构一种“效用”与“责任”相统一的新的科学的价值论。
-
2019年09月
出版
人类社会无限发展的客观趋势,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一个基本矛盾,即社会发展的无限性即绝对性或至上性与资源环境支持的有限性即相对性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或这一发展的“瓶颈”问题,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对人自身不合理的行为进行自律,二是要进行积极的创新。这样,自律和创新就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所要遵循的基本实践原则。
-
2019年09月
出版
在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的持续压力下,可持续发展始终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话题。而实施可持续发展,有着思维与实践两方面的进程。实践方面的进程,表现为人类依循生态系统固有的规律去规划、安排社会的生产活动以及其他一切方面的发展,逐步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展的生态化或绿色化变革的要求。思维方面的进程则主要表现为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思维方式实现生态化的改造。
-
2019年09月
出版
追求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本质上是可持续发展规律在当代人类发展实践包括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实践中的必然“流露”或表现。这样,可持续发展规律的提出,为我们理解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可持续品质,并在实践中积极实施一种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与战略,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和最为有力的支持。
-
2019年09月
出版
要顺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不仅对生产方式、思维方式进行变革,走生产的生态化发展道路和用互利型思维方式取代传统的功利型思维方式,而且务必要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改造,用绿色的生态性消费替代目前还相当盛行的不合理的高消费。本文首先从社会转型视角看中国人民需要的变化及其存在的问题,然后认为急剧膨胀的消费需求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并认为不能把养尊处优的反生态的消费方式推广给在地球上占多数的穷人,最后认为由奢侈型的高消费向绿色消费转变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