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内容
-
2017年12月
出版
当代中国的文化心态建设需要从古今中外汲取智慧资源,需要从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心态演变的历史脉络中找准前进的方向,需要把握当代中国的文化心态现状以明确建设的起点。前文对上述有关问题的梳理、探索和回答,最终是要为当代中国文化心态建设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这其中包括文化心态建设的目标、原则、方法、载体等基本问题。
-
2017年08月
出版
“文化例外”是指以电影和音像制品为代表的文化产品不能完全遵从市场逻辑,贸易自由化原则不完全适用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因为文化产品不是普通的商品,它不仅有商品属性,而且有文化属性,是传播一定思想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为避免过度市场化、商业化带来的文化标准化、同质化,保护本国文化的多样性,使广大民众能够拥有和享受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政府有权力和责任对文化产品、文化事业进行管理。“文化例外”不是文化保守和文化排外,而是蕴含着包容思想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
2017年12月
出版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普遍共识和奋斗目标,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与此相应,培育和建设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健康文化心态就成为我们建设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基础性、前提性工作。学术研究和理论创造不是闭门造车和冥思苦想,而必须关注问题、回应问题、解决问题。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关注、回应和解决,就构成了整个学术研究和理论创造的背景和意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弘扬主流价值、引领社会思潮的现实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代中国文化心态建设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所在。
-
2017年12月
出版
与“文化心态”相似的概念有“文化心理”“社会心态”“国民心态”,在日常生活中几乎被当作同义词,即使在一些理论文章中,如果不是专门探讨与上述几个概念有关的理论问题,也几乎是混用。之所以会混用,一是因为词语构造相同,都是由两个双音词组成,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用得多了便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熟语”;二是因为构成上述几个概念的词语在内涵上有相通之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尝试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
2017年12月
出版
文化心态作为一种具有较强普遍性、稳定性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以及价值取向和情感态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人们交往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概言之,文化心态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现象。当然,从理论形态来说,与文化心态直接相关的思想论述还比较缺乏。尽管如此,如果我们不狭隘地从字眼出发,而是着眼于文化心态的内涵和本质,那么放眼古今中外还是可以汲取源源不断的思想资源。这思想资源首先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因为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理论,更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思想基础;其次来源于我们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有关论述,这些思想都已经融入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思想指南;最后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思想智慧和历史经验,以及西方国家的理论借鉴和现实案例。
-
2017年12月
出版
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心态虽然与百年鸦片战争前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在文化心态上依然面临着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西方资本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的难题。本文拟对近代以来中国人在遭逢“中西马”碰撞时跌宕起伏的文化心态作一简要梳理,以期从历史的脉络中为当代中国文化心态建设提供历史镜鉴。
-
2017年12月
出版
对当代中国文化心态状况的准确把握是搞好文化心态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把脉当代中国文化心态绝非易事。其一是因为文化心态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立体结构,具有开放性、继承性等特征;其二是因为中国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地区、各阶层的文化心态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两大因素的叠加,使得当代中国的文化心态犹如一曲多声部合唱,既有主旋律,又有众声喧哗。因此,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心态需要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综合考察。本文首先从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两个角度出发,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心态进行描绘分析;然后重点就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心态进行调查分析;最后分析影响当代中国文化心态的时代因素。
-
2017年05月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