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刘巧利

  • 机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
  • 简介: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德育、学校文化。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尊重大学生价值观学习的特点 开展高效的价值观教育
    2020年05月 出版
    本文介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事关重大.以学定教,价值观学习的特点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前提.价值观学习具有情感体验性、时空弥散性的特点.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自我意识的快速强烈发展.因此,以价值观学习的方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关注大学生的生命生活诉求、认知、情感活动及其矛盾运动,培育富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校文化,创设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多种教育途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内容,塑造大学生的人文底蕴.
  • 义务教育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2019年05月 出版
    义务教育阶段是国民教育的基础,且人数众多、规模庞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这个阶段的情况较为复杂。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学科融合、主题活动等多种途径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学由于多方面没有做好准备,还处于探索阶段,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思想认知差异大、重形式轻内容、师资薄弱、评价困难等问题。需要加强思想价值引领、树立底线要求、夯实基础、沉心精心做“以文化之”的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推进实施,需要进一步解析研究,中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究竟如何。这个问题包括为什么要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得如何四个方面。具体而言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是什么?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实施途径是什么,实施的效果又究竟如何?各相关主体尤其是学生得到了怎样的发展?在此问题基础上,本文通过多地实地调研探究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基本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