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研创人员
>
详情
>
刘巧利
机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
简介: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德育、学校文化。
本社作品
图书
文章
暂无内容
暂无内容
尊重大学生价值观学习的特点 开展高效的价值观教育
2020年05月 出版
本文介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事关重大.以学定教,价值观学习的特点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前提.价值观学习具有情感体验性、时空弥散性的特点.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自我意识的快速强烈发展.因此,以价值观学习的方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关注大学生的生命生活诉求、认知、情感活动及其矛盾运动,培育富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校文化,创设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多种教育途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内容,塑造大学生的人文底蕴.
义务教育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2019年05月 出版
义务教育阶段是国民教育的基础,且人数众多、规模庞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这个阶段的情况较为复杂。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学科融合、主题活动等多种途径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学由于多方面没有做好准备,还处于探索阶段,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思想认知差异大、重形式轻内容、师资薄弱、评价困难等问题。需要加强思想价值引领、树立底线要求、夯实基础、沉心精心做“以文化之”的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推进实施,需要进一步解析研究,中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究竟如何。这个问题包括为什么要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得如何四个方面。具体而言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是什么?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实施途径是什么,实施的效果又究竟如何?各相关主体尤其是学生得到了怎样的发展?在此问题基础上,本文通过多地实地调研探究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基本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