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义务教育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作者:
刘巧利
出版日期:
2019年5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大小:
1.54 MB
报告字数:
20597字
所属图书: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发展报告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义务教育阶段是国民教育的基础,且人数众多、规模庞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这个阶段的情况较为复杂。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学科融合、主题活动等多种途径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学由于多方面没有做好准备,还处于探索阶段,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思想认知差异大、重形式轻内容、师资薄弱、评价困难等问题。需要加强思想价值引领、树立底线要求、夯实基础、沉心精心做“以文化之”的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推进实施,需要进一步解析研究,中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究竟如何。这个问题包括为什么要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得如何四个方面。具体而言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是什么?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实施途径是什么,实施的效果又究竟如何?各相关主体尤其是学生得到了怎样的发展?在此问题基础上,本文通过多地实地调研探究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基本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义务教育现状发展传统文化教育

作者简介:

刘巧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德育、学校文化。

文章目录
义务教育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 (一)主要教育内容
  • (二)主要教育途径
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
  • (一)校长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认知差异大
  • (二)缺乏优质课程资源
  • (三)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有待提升
  • (四)缺乏有效的教育评价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建议
  • (一)坚持传统文化教育底线共识
  • (二)提高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
  • (三)创新有实效的教育方式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