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林华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 简介:

    经济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副研究员,阿根廷研究中心秘书长,主要研究拉美社会问题和阿根廷。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2020~2021年拉美社会形势:疫情难以遏制,冲击社会发展
    2021年10月 出版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快速传播,严重冲击了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拉美地区之所以成为疫情的“重灾区”,与各国迫于经济压力过早复工、疫情防控思想不统一、公众对防疫措施的配合程度总体不高、在流行病调查和病毒检测能力方面存在欠缺等因素有关。为缓冲疫情造成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拉美国家投入了巨额资金,在教育、就业、性别、社会救助、公共服务等领域密集出台了各种社会计划,采取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应对措施,规模、力度和覆盖范围都前所未有。尽管如此,疫情对地区社会发展造成的冲击仍然超过了1900年以来的任何一场经济危机。受疫情影响,地区社会指标急剧恶化,贫困人口激增,就业困难加剧,社会不公进一步凸显,社会阶层向下流动加速。疫情还放大了医疗卫生系统资源不足、数字鸿沟等原本已经存在但鲜受关注的问题。伴随疫情蔓延的还有消极的社会情绪,民众对个人前途的忧虑、对政府治理能力的不满都变得更加强烈。社会抗议活动虽受疫情限制而有所收敛,但自2020年下半年起出现卷土重来的迹象。
  • 阿根廷:疫情加剧执政困难(2020~2021)
    2021年10月 出版
    2020年,阿根廷面临自2001~2002年经济危机以来最严峻的挑战。阿尔韦托·费尔南德斯总统在执政第一年就要应对经济深度衰退和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带来的双重危机。在政治上,费尔南德斯政府既要设法保持执政联盟内部的团结,还要克服反对派在众议院制造的阻力。尽管费尔南德斯政府在疫情发生初期采取了坚定而有力的防疫措施,支持率大增,但随着隔离期限一再延长,民众抗疫疲劳日显。在经济上,阿根廷政府完成了与私人机构的债务重组,减轻了偿债压力,但是无法阻止经济大幅下滑。政府为缓解疫情对社会的冲击采取了大规模的社会救助和纾困计划,但疫情仍给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在对外关系方面,费尔南德斯上台后对外交政策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但是与前左翼政府相比更偏向中间路线。出于实用主义考虑,阿根廷仍将平衡外交作为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
  • 2021~2022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与展望
    2022年02月 出版
    2021年是经济复苏之年。虽然拉美经济取得较高的“补偿性”增长,但这是一种脆弱性复苏。拉美地区一些国家的选举酝酿着本国发展模式的变局。左翼继续拓展空间,但拉美国家意识形态极化和政治碎片化现象加剧。疫情对社会领域的冲击难以在短期内消除。社会贫困、不平等状况虽微幅改善,但是结构脆弱性依然突出。同时疫苗分配不公平、不均衡问题导致部分拉美国家在疫情防控上仍面临极大风险。大国在拉美地区的争夺日益显性化。意识形态极化和地区合作方向分歧导致拉美地区主义衰落,极右翼对多边主义的批判使地区合作面临更大困难,领导力量的缺位及对地区主义未来的悲观判断削弱了一体化的民意基础。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未能阻遏中拉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2021年中拉经贸合作成绩亮眼且双边关系获得新突破。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拉美国家进入资源民族主义上升的新时期。拉美国家资源民族主义抬头值得高度警惕。展望2022年,鉴于结构性改革缓慢,拉美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弱增长凸显地区的债务风险。如果卢拉赢得巴西大选,这将重塑拉美地区的政治格局。随着拜登政府对拉政策明朗化,拉美国家对外关系将面临新的调整。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背景下,尽管存在挑战,但中拉合作仍面临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