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张林江

  • 机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 简介:

    社会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主要从事政府政策、社会治理、社会结构、农村社会学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1970年生于山西省河津市。山西大学法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博士。现为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教授、国家行政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主要科研成果有独著《社会治理十二讲》《走向社区+时代:当代中国社区治理转型》《围绕农村土地的权利博弈》《伟大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变迁》和合著《当代中国社会结构(2010-2020)》《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等,发表各类论文8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 图书
  • 文章
  • 伟大的转型
    张林江2022年10月出版
    本书以“社会结构”为抓手,梳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整体变迁。全书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关于社会结构理论的文献爬梳,在对已有社会结构理论进行综述和介绍基础上,明晰当下我们使用这个分析工具的原因和价值;第二章是从社会结构的十个不同维度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全面扫描,希望充分展现中国用短短数十年时间实现了社会形态的巨大变化;第三章是我们发现的影响中国社会变迁的八大机制,是对社会转型背后影响变量的探寻;第四章则是对我国未来社会结构变迁趋势的研判和促进相关政策优化的建议。
  • 新社会结构主义:理论及其源流
    2022年10月 出版
    社会结构是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和重要分析工具。新社会结构主义在吸纳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西方社会学、日本社会学研究成果等的基础上,将社会结构变迁与现代化进程有机联系,形成了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中的社会结构研究框架和学术范式。
  • 剧变: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
    2022年10月 出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实现了人类史上少有的超大规模人口整体性社会跃迁。本文提供了理性解读“中国故事”的十条结构性线索,这其实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突出表征。
  • 动能: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动力机制
    2022年10月 出版
    社会结构变迁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经济全球化、技术发展是推动我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深层原因,而人口迁移流动、就业和生活方式改变等则是推动我国社会结构变迁的直接原因。
  • 趋势:优化我国社会结构的对策建议
    2022年10月 出版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阶段,要通过科学的政府公共政策,对社会资源和机会配置进行必要的干预,纠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市场失灵和社会结构扭曲,促进社会结构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