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黄懿

  • 机构: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 简介:

    博士,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陕西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2022年02月 出版
    实现农业现代化,事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大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之一,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然选择。本报告分析了现代农业的内涵,提出从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3个方面入手,探讨陕西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陕西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
    2023年03月 出版
    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确保生态产品有效供给、生态系统功能完整的重要途径。陕西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林业生态产品、生态补偿、生态认证、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存在产权不够明晰、价值实现程度偏低、资金来源不足、生态意识薄弱等问题。进一步推动陕西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可从工作推进机制、产权制度体系、市场交易体系、要素投入机制、舆论宣传等方面入手。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汉江上游板块新增长极培育研究
    2019年01月 出版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推进重点板块突破发展,打造五大区域新增长极。其中,以西乡、汉阴、石泉为中心的汉江上游板块是五大区域新增长极之一,如何科学合理规划汉江上游板块发展,通过综合开发利用流域内的生态资源和经济资源打造新增长极,对于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和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分析了汉江上游板块培育新增长极具备的发展基础和优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培育汉江上游板块新增长极的路径选择,为陕南地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
  • 陕西省县域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2019年01月 出版
    2018年是多数地方政府提出全面脱贫的目标年,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课题组在近两年陕西省内实地跟踪调研的基础上,选取三个典型性县域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自然禀赋、经济基础,总结了脱贫攻坚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其次介绍了在该县域脱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最具独创性的扶贫措施;再次分析了当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难题;最后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
  • 陕西“三变”改革调研报告
    2019年01月 出版
    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简称“三变”)为主要内容的“三变”改革是推进脱贫攻坚、实现同步够格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陕西探索形成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以创新集体经济经营机制为核心的“三变”改革,并实施了“百村示范、千村试点、万村推进”工程,进一步激发了集体经济活力,开辟了产业脱贫新路径,让农村贫困群众成为“三变”改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本报告针对集体经济较薄弱、发展不均衡、管理机制不健全、配套政策不完善、基层农经人员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全面深化“三变”改革的对策建议。
  • 产业扶贫:2020年陕西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1年01月 出版
    经过多年发展,陕西粮食作物产量、产值持续增长。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明显提高。水果、蔬菜和茶叶等特色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发展势头良好。粮食、蔬菜、奶类、稻谷、油料、茶叶、大豆、羊肉等主要农产品区域布局日趋合理。尽管如此,陕西农业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还面临三产融合程度低、品牌影响力不足、村集体经济营利能力较弱、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创新驱动能力不足等困难。应当大力拓展农业多功能性,以特色农业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加强农产品品牌市场营销。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强化科技驱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 2020年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1年01月 出版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对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规模、融合发展、带动效应、支持政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产业链条不完整、要素投入支撑不够、经营管理有待规范等问题。进一步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需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增强服务带动能力、健全要素投入机制、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其经营者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