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邢广程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边疆安全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新疆智库办公室主任。199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苏联东欧系,获得博士学位。1986~200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今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所长助理、副所长、党委书记等职务,2004~2009年担任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前身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工作,曾担任临时党委书记,2012年至今为所长。2013年至今被聘为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分中心主任。同时,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管理委员会评审专家、第二届国家民委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等。1998年被授予中国社会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0年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2年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荣誉称号,2012年获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荣誉称号;2013年,据俄罗斯联邦2013年3月1日181号普京总统令获授俄罗斯最高国家奖“普希金奖章”,2020年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授予荣誉博士称号。多年来主要从事苏联问题、俄罗斯问题及中俄关系、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周边国际关系与中国边疆等问题的研究。主编和合作撰写学术著作40余部。代表性专著《苏联高层决策70年——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一书,获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专著类一等奖;《中国与新独立的中亚国家关系》一书,获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优秀青年学术成果专著类二等奖;《崛起的中亚》一书获1994年东欧中亚研究所优秀成果奖。《邢广程论文选》和《苏联高层决策研究》被列入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作品文库(理论界)。2019年主编出版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中国边疆稳定和发展研究》。

  • 图书
  • 文章
  • 中华文明统一性研究
    范恩实 副主编 ; 邢广程 主编 2024年04月出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时代号召,是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指导,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使命要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阐释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切实担负起研究阐释的职责使命,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引领作用,认真组织历史学、民族学、国际关系学等领域专家学者从历史与现实维度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行研究阐释,在《人民日报》《文学遗产》《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高质量的报刊公开发表了一批主题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这些文章对中华文明的“统一性”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学理阐释与分析,其中包括围绕“大一统”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对中华文明的“统一性”进行阐释、从中华民族交融交往交流的视角看中华民族的“统一性”以及对中华民族突出特性进行理论性阐释等等。本书将这些文章汇集成册,希望在学界共同努力下,掀起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强大热潮。
  • 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统一性和包容性
    2023年10月 出版
    6月2日,本文作者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并作为代表作了发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涵十分丰富。给作者印象最深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阐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即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里重点谈谈作者对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和“包容性”的认识。
  • 中俄关系是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
    2018年12月 出版
  • 在“颜色革命”的背后
    2015年09月 出版
  • 为什么说中华文明一以贯之?
    2024年04月 出版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有着源远流长的五千年历史,是唯一自古延续至今、未尝中断的文明。如何理解中华文明的一以贯之?如何在特别的历史方位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如何为当下中国与未来中国处理好文明互鉴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然后介绍了中华文明的历史空间与现代文明,最后分析了中华文明实现延续发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还须应对世界文明格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处理好文明交流和文明互鉴的问题。
  • 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
    2024年04月 出版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拥有14亿多人口而又精神上文化上高度团结统一的国家,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凝聚起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的历史表现,然后分析了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重大意义,最后呼吁我们要为深入研究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贡献史学力量。
  • 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统一性和包容性
    2024年04月 出版
    6月2日,我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并作为代表作了发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涵十分丰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阐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即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本文重点谈谈我对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和“包容性”的认识。
  • 深刻认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
    2024年04月 出版
    全面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的重要论断,对于我们实现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对“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谈几点认识。
  •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24年04月 出版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爱国主义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核心价值,然后论述了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得以巩固和壮大的基石,最后阐述了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与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