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贺忠

  • 机构:中共广州市委网信办
  • 简介:

    现任中共广州市委网信办副主任。1984年9月至1991年7月,在中山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1年7月起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市广播电视局、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广州市委宣传部工作,历任主任科员、办公室副主任、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广州市委讲师团团长、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长期负责理论学习、理论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

  • 图书
  • 文章
  • 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2)
    张其学 涂成林 主编 ; 贺忠 谭苑芳 副主编 2022年08月出版
    《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2)》由广州大学、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与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编写。本书由总报告、文化事业篇、文化产业篇、文化消费篇、文化遗产篇、文旅融合篇、专题研究篇七部分组成,汇集了广州市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诸多文化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关于广州文化发展情况和相关专题分析的重要参考资料。2021年,广州统筹推进疫情精准防控与城市文化发展,深入实施文化出新出彩方案八大工程,全面深化城市全域文明创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提升、文艺精品创作与展演、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消费市场恢复发展、传统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利用、“文明广州”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成效。展望2022年,广州将可能出现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质量与效率再度提升、形成新的城市文化网红打卡地标等新态势,但疫情和全球通胀危机将对文化消费市场构成较大的负面影响。面对严峻形势和广州国际文化影响力偏弱问题,建议广州更加广泛激发商业与民间力量,以国际社会较易接受的方式更加高效地传播广州城市文化魅力;多管齐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采用超常规手段稳定和促进文化消费。
  • 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17)
    陆志强 屈哨兵 主编 ; 贺忠 涂成林 副主编 2017年06月出版
    《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17)》由广州大学、广州市蓝皮书研究会与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编,作为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列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国家皮书系列”并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本书由总报告、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文化遗产、文化环境、专题研究六大部分组成,汇集了广州科研团体、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诸多文化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和实际部门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关于广州文化运行情况和相关专题分析与预测的重要参考资料。本书指出:2016年广州市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打造产业新格局;培养市民整体文化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重视文物保护和传承,文物保护工作有新进展;增强对外宣传,扩大广州文化的影响力;节庆会展活动精彩纷呈,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展望2017年,广州市将以举办《财富》全球论坛为契机,大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影响力,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受到重视,文化与金融、科技、旅游融合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迎来新机遇,服务效能提高成为新趋势,文化管理体制亟待改革。2017年广州应加强和改进对外对内宣传工作,助力办好《财富》全球论坛;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提高文化服务效能;借助新媒体优势,提高文化内容生产能力;加强青少年对广州文化的认知,促进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 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18)
    陆志强 屈哨兵 主编 ; 贺忠 涂成林 副主编 2018年07月出版
    《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18)》由广州大学、广州市蓝皮书研究会与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编,作为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列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皮书系列”并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本报告由总报告、文化产业、文化旅游、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专题研究等六大部分组成,汇集了广州科研团体、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诸多文化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和实际部门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关于广州文化运行情况和相关专题分析与预测的重要参考资料。展望2018年,广州市将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建构更平等和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应对国家机构改革的任务部署,广州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将拉开序幕。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广州将在文化内容生产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 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1)
    张其学 涂成林 主编 ; 贺忠 谭苑芳 丁旭光 副主编 2021年10月出版
    《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1)》由广州大学、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与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主编,为“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本报告由总报告、文化事业篇、文化产业篇、文化发展篇、文旅融合篇、专题调研篇六大部分组成,汇集了广州市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诸多文化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关于广州文化运行情况和相关专题分析、预测的重要参考资料。2020年,广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城市文化发展,创新思维积极消除疫情防控给文化服务、文化消费、文化旅游、企业生产流通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文艺战“疫”、稳定产业发展、激活消费市场、促进非遗活化利用、城市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新发展成效,实现了“十三五”广州文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圆满收官。展望2021年,随着文化生产、服务与消费逐渐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环境,广州文化旅游、文化消费有望得到恢复性增长,“线上+线下”国际交流模式、会展模式将更加成熟。与数字、网络相关联的文化新业态在产业中占比不断提高,数字化技术、智能化装备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场景应用将更加广泛普及,数字文化产品与服务将成为加速推动广州文化走出去的新力量。但文化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带来的投诉激增、安全风险等新问题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亟待加强相关领域的建章立制与监管创新。
  • 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19)
    陆志强 张其学 主编 ; 贺忠 涂成林 副主编 2019年10月出版
    《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19)》由广州大学、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与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主编,作为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列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皮书系列”并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本报告由总报告、文化产业篇、文化事业篇、文化遗产篇、文化旅游篇、精神文明篇、专题研究篇等七大部分组成,汇集了广州市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诸多文化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和实际部门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关于广州文化发展情况和相关专题分析与预测的重要参考资料。2018年,广州市凭借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强劲东风,以建设文化强市、世界文化名城和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为目标,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金融、互联网融合发展,在公共文化服务、文艺精品创作、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红色文化传承创新、文明广州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区域间、城乡间文化发展不平衡,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偏低,文化产业总体规模与整体竞争力亟待提升等突出问题。展望2019年,广州市实施“文化强市”战略,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在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艺精品创作、文化产业发展、文明广州建设等方面将取得新进展。2019年,广州市要继续推进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工作,开发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产品,促进文化旅游事业和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加大对文化精品创作的投入,缩小城乡差异、区域差异,打造广州的文化新亮点。
  • 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16)
    徐俊忠陆志强 顾涧清 主编 ; 张其学 贺忠 副主编 2016年07月出版
    《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16)》由广州大学与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编,作为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被列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皮书系列”并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本书由总报告、文化产业篇、文化遗产篇、教育与科普篇、专题研究篇五大部分组成,汇集了广州科研团体、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诸多文化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和实务部门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关于广州文化运行情况和相关专题分析与预测的重要参考资料。本书指出:2015年广州市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促进了文化体制改革;在应对“互联网+”的挑战中,提高了文化产业与文化服务的科技融合度;着重本土文化人才的培养,本土文化作品推陈出新;公共文化服务特色显著,优势明显;传统文化推广传承重点突出,方法多样。展望2016年,广州市正面临市民文化需求稳步上升,文化消费持续增长,“文化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文化公共服务向基层下沉,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度不断提升的发展态势。2016年,广州应继续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盘活文化市场;整合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公共服务互联网公共平台的建设;加大对本土文化人才和产品的支持力度;制定扶持政策,加强对科技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支持,以此促进广州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