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刘解龙

  • 机构:长沙理工大学
  • 简介:1981年毕业于湖南怀化商业学校价格专业(中专),1987年毕业于湖南省委党校管理科学专业(本科),1998/1999年为中央党校访问学者,2008年为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1981-1985年,先后在商业、公安、政府等部门工作,1987-1995年为靖州县委党校教师,1995年调入原长沙电力学院,1996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9年破格晋升教授。1997年任原长沙电力学院社会科学系主任助理,1998年任副主任,2000年任系党总支书记,2001年任经济研究所所长,院社科联主席,2003年任长沙理工大学经济学院院长,2008年任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沙理工大学发展规划与政策法规处处长, 湖南省生态文明研究会副会长, 二级教授。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促进宏观微观协同 提高湖南绿色发展质量
    2018年05月 出版
    我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和促进绿色发展的进程中,基本上都遵循了由上而下的路径与模式。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也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的新征程,现阶段推进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与主要任务,应当更好地促进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在继续完善宏观层面的改革发展的规划与制度的同时,加大向微观层面的转变力度,重视“毛细血管”畅通问题,筑牢压实绿色发展的微观基础,在湖南省推进绿色发展生态强省建设过程中,实现宏观体系的优化与厚植绿色发展的微观基础相结合,形成“省际―省内―基层”发展体系,实现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统一与相互促进。
  • 关于湖南生态强省建设的若干思考
    2017年05月 出版
    建设生态强省是一项事关湖南整体发展的重大战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这一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不仅具有充分的依据和良好的基础,而且面临难得的机遇与有利的条件。生态强省建设,需要从发展基础、战略规划、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全面把握与系统规划,要在统筹推进的前提下,加强问题导向和规划引领。本文着重分析生态强省建设如何借势推进、如何用好河长制、如何融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等问题,以提高生态强省建设的速度与成效。
  • 将生态文明贯穿湖南六大国家级发展战略之中
    2015年05月 出版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将生态文明贯穿湖南六大国家级发展战略之中。首先会生态文明建设与六大战略的相关性,包括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整体生态文明:两型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建设生态文明: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与生态文明建设;湖区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科技支撑与创新: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生态文明建设。其次是以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六大战略的实施成效与品质,包括编制六大战略协同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规划;加强六大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与制度建设;加强六大战略的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平台建设和技术共享机制建设;共同建立六大战略重大项目的生态文明职责与功能评估机制;共同建立六大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基金。
  • 更加体系化地推进湖南生态文明建设
    2019年05月 出版
    体系化是事物发展的成熟形态与强大力量。湖南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到了需要进行体系化推进的新阶段。更加体系化地推进湖南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之需,是发展之要,是建设生态强省之基。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不仅要建设好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等五大体系,还要从湖南实际的体系化角度出发,重视横向与纵向的空间体系、水生态文明体系、主体体系等方面的体系化力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精准脱贫之中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参照,从而汇聚体系化的力量,在整体上推进湖南生态文明建设步入高质量轨道。
  • 2020年加强惠及脱贫群体的生态文明建设
    2020年07月 出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三生协同”的发展格局与发展目标。但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发展现状来看,生态建设相对滞后,亟待将生态文明建设向基层组织、向微观领域推进,特别是对于刚刚脱贫的地区来说,需要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应当有意识出台惠及脱贫群体的生态文明建设举措。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应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赋予相应的生态文明建设内涵,这也是建立脱贫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