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关于湖南生态强省建设的若干思考

作者:
刘解龙 张敏纯 熊鹰 唐常春 陈湘海 罗苏
出版日期:
2017年5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大小:
1.23 MB
报告字数:
8269字
所属图书:
2017年湖南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报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建设生态强省是一项事关湖南整体发展的重大战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这一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不仅具有充分的依据和良好的基础,而且面临难得的机遇与有利的条件。生态强省建设,需要从发展基础、战略规划、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全面把握与系统规划,要在统筹推进的前提下,加强问题导向和规划引领。本文着重分析生态强省建设如何借势推进、如何用好河长制、如何融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等问题,以提高生态强省建设的速度与成效。

关键词:

生态文明生态强省绿色发展美丽湖南

作者简介:

刘解龙:1981年毕业于湖南怀化商业学校价格专业(中专),1987年毕业于湖南省委党校管理科学专业(本科),1998/1999年为中央党校访问学者,2008年为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1981-1985年,先后在商业、公安、政府等部门工作,1987-1995年为靖州县委党校教师,1995年调入原长沙电力学院,1996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9年破格晋升教授。1997年任原长沙电力学院社会科学系主任助理,1998年任副主任,2000年任系党总支书记,2001年任经济研究所所长,院社科联主席,2003年任长沙理工大学经济学院院长,2008年任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沙理工大学发展规划与政策法规处处长, 湖南省生态文明研究会副会长, 二级教授。

张敏纯:湖南岳阳人,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法、经济法研究。

熊鹰:长沙理工大学教授、博士。

唐常春:长沙理工大学教授、博士。

陈湘海: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

罗苏: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

文章目录
用好现实基础:生态强省建设要借势推进
  • (一)借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之势,做强生态强省建设的引领区域
  • (二)借湖南湘江新区建设之势,增强生态强省建设的创新力
  • (三)借武陵山区扶贫开发之势,助推扶贫开发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 (四)借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之势,建设湖区生态文明
  • (五)借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之势,促进绿色化与工业化协同互动
突出江湖重点:河长制在增强法治效应中的积极作用
  • (一)提高河长制的法治效应
  • (二)实施河长制有利于落实保护优先战略
  • (三)实施河长制有利于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 (四)实施河长制有利于将生态红线划明划严划牢
融入主体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生态强省建设
  •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认识
  • (二)确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绿色发展战略
  • (三)将绿色发展贯穿到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现代化的全过程之中
加固基础短板:生态强省建设中的精准扶贫
  • (一)生态脱贫是生态强省的微观基础
  • (二)生态功能区是扶贫脱贫和生态强省建设的重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