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以来受西方图像传统影响也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创作和观赏习惯, 尤其在民族国家及相互关系日益成为中国人的思考焦点时,拟人化观念在宣传画、时政漫画的创作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冷战时期, 对立的国家关系经常在漫画中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将国家形象制作得传神生动是非常重要的宣传技术。台湾地区20世纪50~60年代的宣传中, 常常直接使用领导人肖像和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代表自身形象, 视觉效果往往刻板生硬,令人产生厌倦和逆反。严苛的政治禁忌和出版审查制度可以杜绝一切调侃,同时戕害了一代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作能量。而来自美国的“李表哥” 身上带着20世纪80年代全球大众文化风气的影响, 这个形象会调侃和自嘲,诙谐生动, 颇有亲和力。台海军事对峙即将结束, 冷战思维与消费主义结合, 进入软性宣传的新阶段, 其中曲折值得深入解读。
遵义会议精神与党员干部教育
高等农业院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研究
多维视域下的古田会议研究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