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斗争错综复杂,西方敌对势力经常利用网络空间散布错误舆论,企图制造思想混乱,破坏我国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为此,我们必须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作为新时代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网络空间开展必要的舆论斗争,切实维护我国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安全。
本书首先探索网络空间意识形态交流、交锋、交融的虚拟时空环境因素,将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理解为网络“意见市场”的调控;其次对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客体进行分类,辨别网络“意见市场”的言论属性,区分意识形态言论与一般言论,对意识形态言论再区分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言论与非法舆论活动,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分级分类治理的理论体系;再次从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主体、机制、路径三个层面构建中国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治理的理论体系;最后将目光投向境外,探索国际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互联网时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
美国互联网政治意识形态输出战略与应对
新媒介情境下的意识形态构建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1)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现任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传播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舆情、危机传播、传媒经济学等,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重庆市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多项,发表相关领域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