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传统价值观及其基本特质

作者:
孙伟平
出版日期:
2015年10月
报告页数:
38页
报告大小:
999.91 KB
报告字数:
34382字
所属图书:
创建“中国价值”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历经数千年的辛勤创造和积累,中国的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传统文化价值观(包括儒、释、道价值观)源远流长;同时,其对国人深入骨髓、根深蒂固的影响也挥之难去。这注定了中国人民因袭的“传统包袱”往往特别沉重。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面对如此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既应该吸收和光大其精华,更好地格物致知,安身立命,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精神资源和力量;与此同时,也应该时刻警惕传统价值观中的糟粕(例如封建等级制、“权本位”价值观)在新的形式和外衣下死灰复燃,“像梦魇一样”纠缠国人的头脑和灵魂,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障碍。

关键词:

中国传统价值观传统文化价值观历史文化传统

作者简介:

孙伟平:博士,上海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文化建设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会长,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世界哲学》杂志主编。“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文化建设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价值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

文章目录
“人”的定位与“官本位”
  • (一)天人关系与“敬天畏命”
  • (二)人己关系与群体本位
  • (三)“官本位”与人的异化
人情关系模式及其危害
  • (一)人情社会
  • (二)关系社会
  • (三)人情、关系泛滥的危害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基本倾向
  • (一)重道轻器
  • (二)注重实用
  • (三)偏重阴柔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基本特质
  • (一)兼容并蓄,多元并存
  • (二)持道中庸,追求和谐
  • (三)善于学习,为我所用
  • (四)求实顺变,自我更新
·中国传统价值观与“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