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世界近现代历史而言,尤其是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大革命、18世纪中后期的美国革命、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来,任何一次长时间的和平几乎都是建立在革命的基础上。大革命意味着摆脱旧的制度,意味着解放与自由——虽然在经历革命之后的一段时间,又可能重新回到束缚与暴力,回到旧制度的某一部分。但是,革命似乎依旧是历史前行不可避免的道路。革命与和平成为历史无法摆脱的“一个银币的两面”。1917年的十月革命也同样如此。革命的动机和愿景是解放与和平,但解放与和平并不是革命之后一定就到来的。因为革命本身潜在地造成了反抗以及下一场革命的可能性。对于列宁而言,十月革命之后,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与帝国主义国家寻求和解,另一种是继续扩大革命,进行世界性的革命,最终直到推翻所有的帝国主义,无产阶级才有可能获得和平。列宁暂时选择的是前者,因为后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背景下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