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列宁国际战略思想的产生

作者:
出版日期:
2019年2月
报告页数:
51页
报告大小:
928.34 KB
报告字数:
44390字
所属图书:
列宁国际战略思想与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也是繁荣与萧条并存的帝国主义时代。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暴露了帝国主义时代内在的矛盾。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宣告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斯考切波在《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中指出:“俄国的社会革命是当代社会革命中最为彻底的一次。从1917年到1918年的短短的几个月内,产业工人、农民和士兵组成的群众性暴动就动摇了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根基,决定了沙皇政权国家机器的瓦解。此外,组织起来的革命者在革命危机中获得了领导权,并致力于实现社会平等和无产阶级民主的社会主义理想。……与法国革命相比,俄国革命的危机更加急剧和混乱。在俄国,革命的国家建设者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更加危险,所以面临着更为紧迫的任务——首先要绝对地保卫革命,然后再实施国家推动的工业化。”〔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254页。对于苏维埃政权和列宁,保卫革命和推动国家发展,离不开一个重要条件——解决被孤立和包围的国际地位,改善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寻求外部支持。

关键词:

列宁国际交往世界政治格局国际战略思想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垄断形成
  • 资本主义国家矛盾加剧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二国际的瓦解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 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苏维埃的处境
第二节 主要理论渊源
  •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 马克思主义战争与和平观
  •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准则
  • 其他人对列宁的影响
第三节 帝国主义时代及巴黎公社的经验
  • “帝国主义时代”的提出
  • 列宁对战争与和平的判断
  • 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