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弘道:抗战时期的钱穆与吴宓

作者:
翁有为
出版日期:
2017年3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大小:
1.5 MB
报告字数:
21034字
所属图书:
近代思想史研究(第11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钱穆和吴宓毫无疑问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定守护者。钱穆是史学家,吴宓是外国文学家和诗人,两人在北平即有交往。抗战时期,在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时又为同事,后两人先后离开西南联合大学到成都高校任教时也有来往,但两人的交往属于普通朋友之交,与吴宓和陈寅恪、钱穆和顾颉刚的紧密友谊相比显然是不同的。然而,吴宓和陈寅恪个人私交密切,但两人的学术主旨并非完全一致;同样,钱穆和顾颉刚的个人私交也非常密切,但两人的学术主旨差别也较明显。而就学术主旨而言,较之吴宓和陈寅恪、钱穆和顾颉刚,钱、吴两人反倒是更为接近,他们二人都是自命立志守护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人。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极其需要弘扬儒家传统文化的抗战时期,儒家传统文化派仍然处于学界的边缘,钱穆和吴宓二人在抗战时期的学术境遇可见一斑。正因其并非主流与显学派,更显其坚守弘道立场的可贵与可敬。

关键词:

钱穆抗战时期吴宓传统文化派新文化派

作者简介:

翁有为:翁有为,河南大学《史学月刊》编辑部编审。

文章目录
·钱穆与吴宓从北平到长沙
·钱与吴先后从昆明转到成都
·钱、吴离昆转教成都之因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