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我国主流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的基本内涵

作者:
出版日期:
2016年4月
报告页数:
26页
报告大小:
1.25 MB
报告字数:
22463字
所属图书:
我国主流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建设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场域”理论由法国学者皮埃尔·布迪厄提出,是用来分析社会实践的重要理论工具。场域是布迪厄在1966年的《论知识分子场及创造性规划》中最初使用的一个术语,到了70年代后,场域概念在他的著作中显示出重要性。布迪厄认为,“场域才是首要性的,必须作为研究操作的焦点”。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布迪厄认为,社会世界是由相对自主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所谓社会小世界,就是客观关系的空间,也就是场域。他是这样对“场域”下定义的,“从分析的意义上来说,场域可以定义为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或构型。就这些位置的存在及其强加于它们的占据者(无论是行动者还是机构)的种种限制而言,这些位置在客观上是由它们不同类型权力(或资本)的分配结构中实际或潜在处境以及它们与其他位置的客观关系(支配、服从、类似等)所决定的,而拥有权力和资本,则意味着可以获取场域中利害攸关的各种特定利润”。皮埃尔·布迪厄.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床社会学[M].刘成富,张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14这一概念体现为三个方面。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理论框架
  • “场域”理论解读
  • 舆论场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 主流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建设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我国主流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的内涵
  • 我国主流媒体的内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 中国共产党主流媒体构建核心价值观舆论场的历史考察
  • 主流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的含义
第三节 我国主流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的特点
  • 整体性 反映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诉求
  • 开放性 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又能够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价值观
  • 互动性 主流媒体作为平台,与政府、民众三者多维互动,充满活力的价值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