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历史发展的整体分析

作者:
张艳斌
出版日期:
2020年7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大小:
919.77 KB
报告字数:
31308字
所属图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每个时期我们党意识形态观各有侧重,这些都是立足于改革开放进程实际和世情党情、国情民情的客观选择。准确把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产生的基本条件,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演进的时代价值,科学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发展的基本经验,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形成的重要启示,对于我们党不断坚持完善和不断发展科学的意识形态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通过统一整个国家民族的目标定位,培育践行共同的社会价值取向,强化充满家国情怀的共同情感纽带,构建公正合理的共同利益关系这几个环环相扣的步骤,完成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这一战略目标任务。
关键词:

改革开放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

作者简介:

张艳斌:汉族,1983年9月生,河南西峡人,200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南开大学法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哲学博士后,曾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办公室秘书科科长、党委学工部副部长、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现任共青团河南省委学校部副部长。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点项目1项,在《学术论坛》《学习论坛》《郑州大学学报》《领导科学》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文章30余篇,出版合著《水文字研究》《水与文学艺术》《图说水与文学艺术》《华水苇渡》《南水北调工程文化研究》等5部学术著作,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要从事执政党意识形态、大学文化建设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产生的基本条件
  • 传统文化的精神积淀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产生的历史文化条件
  • 党和人民的不懈追求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产生的主体民本条件
  •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产生的物质基础条件
  • 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产生的国际社会条件
第二节 演进的时代价值
  • 有力提升了执政党公信力、影响力、感召力
  • 有力应对了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
  • 有力强化了党的执政合法性与自身建设
第三节 发展的基本经验
  •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权
  • 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地位
  •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最基本标准
第四节 形成的重要启示
  • 继承、借鉴与创新的统一
  • 世情、国情、党情、舆情的统一
  • 党的核心利益、人民根本利益、人民现实利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