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海德格尔客体化问题的实践哲学意义

作者:
出版日期:
2020年6月
报告页数:
44页
报告大小:
3.14 MB
报告字数:
34789字
所属图书:
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客体化问题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从第四章可以看到,海德格尔十分重视现实世界的问题,但他对现实世界采取的是排斥的态度。海德格尔对现实的看法与黑格尔、马克思的构建截然不同,这种不同是由他前、后期对实践哲学的态度所决定的。在当前社会,科学出现的危机起源于主体在客体化过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这种危机的极端化表现是座架的逼迫使人们对自然无限制地攫取。这说明,科学问题只能通过客体化问题来解决,而座架也是无蔽的方式,这使对客体化问题的思考可以从客体化自身开始,但最终要从存在的无蔽状态寻找问题的来源。于是,客体化与存在问题就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两者关联的焦点就是实践哲学。

关键词:

海德格尔实践哲学客体化问题主体哲学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海德格尔客体化问题的内在矛盾
  • 海德格尔客体化问题内在矛盾的来源
  • 海德格尔对理性哲学与实践哲学起源的阐释及其内在影响
  • 承认分裂——主体哲学的首次理性重构
第二节 实践与理性的纠葛——主体实践哲学的弥合与改造
  • 弥合分裂——理性的二次重构
  • 马克思对主体哲学的改造
  • 尼采哲学对理性哲学的改造
第三节 实践的归宿——虚无主义
  • 实践哲学的贡献及局限
  • 虚无主义的思想实质——存在的悬缺
  • 实践哲学的回想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