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旅游合作组织、旅游扶贫与村庄发展——以北京密云为例

作者:
邢成举 魏程琳 赵晓峰
出版日期:
2019年10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大小:
912.57 KB
报告字数:
11135字
所属图书:
新时代的贫困治理:理论、实践与反思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将结合实地调查来分析乡村旅游类合作组织推动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功能,及其带来的其他价值。
关键词:

乡村旅游旅游扶贫旅游合作组织村庄发展

作者简介:

邢成举:1984年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反贫困与乡村治理研究,近些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在《民族研究》、《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魏程琳:河南睢县人,社会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讲师,陕西省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政治社会学与城乡基层治理研究。迄今为止,已在全国10多个省份的农村和城市累计驻点调研500多天,在《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法律科学》《城市规划》《青年研究》《中国乡村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各一项。

赵晓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导,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乡村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指导专家、首届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农业转型、贫困治理、新型农民合作社与中国乡村治理研究。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密云旅游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合作社旅游扶贫实践
  • 1.以“三变”指导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发展
  • 2.规范农户经营行为,实行“七统一”
  • 3.利益协调与资源调配
旅游合作社的多重实践功能
  • 1.游客增多,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增加
  • 2.农村社区改善,农民关系和谐
  • 3.乡村旅游市场健康有序
  • 4.节约用水,保护生态
政策建议
  • 1.要出台扶持旅游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与文件,提高北京市各区县干部依托合作社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认识
  • 2.开放注册登记,加大资金扶持
  • 3.提升合作社的专业能力,做好旅游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