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与探索

作者:
邓翠华 陈墀成
出版日期:
2015年11月
报告页数:
31页
报告大小:
1.08 MB
报告字数:
28334字
所属图书: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世纪中叶以来,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蹂躏的各个国家忙于医治战争的创伤,工业化国家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的快车道,摆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传统国家纷纷卷入工业化的浪潮,力图循着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模式,通过发展现代工业以摆脱贫困而走向富裕和幸福。波及全球的工业化带来了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然而,物质财富的急剧增长似乎并没有把世界带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反而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传达给人们明白无误的信息:人类已经陷入传统工业文明的增长陷阱难以自拔而处于生存的危机之中。面对来自自然的挑战,人们反思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所作所为,力图把握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后机遇,探索跨越陷阱、应对危机的路径。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危机生存方式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作者简介:

邓翠华:现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文明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基地项目1项。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教学与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30多篇。论文《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企业生态责任》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并获福建省第八届(2009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陈墀成:现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导,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厦门市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与生态哲学,出版专著《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人民出版社,2014)、《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哲学反思》(中华书局,2005)、《筛选、组织与传播——科技创新的信息新视角》(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等多部,在《自然辩证法研究》《厦门大学学报》等杂志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近百篇。近年以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厦门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相关课题10多项;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著作类2007年、论文类2009年)等奖项多项。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 人类现实的自然界
  • 自然界的报复
  • 自然危机的启迪
第二节 危机中的反思与探索
  • 马克思主义的探讨
  •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主张
  • 文明发展的反思与探讨
  • 坚持人类主导的立场
第三节 人的生存方式的变革
  • 观念的变革
  • 生产方式的变革
  • 消费方式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