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劳动力商品化与住房的“去商品化”:一项思想史的考察

作者:
龚剑 李怡乐
出版日期:
2018年10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12516字
所属图书:
政治经济学季刊(2018年第1卷,第1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劳动力商品化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剩余价值理论展开的逻辑起点,也是理解资本主义剥削形式的关键。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力商品化程度的变动可以借助卡尔·波兰尼的“去商品化”概念予以呈现。综合马克思和波兰尼的分析进路,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历程中,住房商品化伴随劳动力商品化出现,并且受资本积累的支配。以社会福利立法为标志的政策导向转变,在波兰尼意义上体现为劳动力的“去商品化”,而包括福利政策在内的公共开支归根到底又为资本积累提供物质基础,因而,住房和劳动力的“去商品化”也受到资本积累的限制,在“去商品化”不再对资本积累有利时,又会被新一轮的商品化所取代。马克思和波兰尼的分析进路具有互补性,同时又都存在忽视社会阶层具体分析的短板,这也是今后的研究方向所在。

关键词:

社会福利住房劳动力商品去商品化剩余价值

作者简介:

龚剑: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

李怡乐:经济学博士,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文章目录
·引言
·住房商品化对劳动力商品化程度的影响:基于对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考察
·住房的去商品化对劳动力商品化的影响:围绕20世纪英国立法实践和福利国家实践的考察
·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