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重视发挥公益性文化单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
祁述裕
出版日期:
2018年3月
报告页数:
7页
报告大小:
1.01 MB
报告字数:
4716字
所属图书:
文化决策参考(2016)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推动公益性文化单位发展,是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需要。发挥文化系统在经济转型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公益性文化单位有较大发展;公益性文化单位也有强烈的自我发展诉求。

营利性文化机构开发文创产品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我国公益性文化单位开发经营文创产品,也有许多成功做法。例如,注重创意设计,开发时尚产品;与旅游业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提供文化创客空间;利用互联网平台;等等。

推动公益性文化单位发展,需要观念上的突破。公益性文化单位的功能是实现公共(公益)目标,而不同于以赚钱为目的的企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实现公共目标与市场经营活动水火不容。公益性文化单位参与市场经营活动,同样有助于公益性文化单位公共目标的实现。

我国公益性文化单位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关键是要走社会化的路子。需要通过搭建服务平台,为公益性文化单位开发文创产品提供支持;需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因地制宜,分类管理。

关键词:

经济发展传统文化公益性文化单位

作者简介:

祁述裕: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获北京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博士学位。1995~2000年在原国家体改委所属中国改革报社、中国改革杂志社工作。先后任《中国改革报》总编助理、《中国改革杂志》主编等。2000年调入国家行政学院,先后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等职。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访问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被聘为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央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行政文化委员会会长等。长期从事中国当代文化问题、文化政策、文化管理、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旅游业等研究。参与多项国家文化政策法律法规文件研究和起草。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承担中央和国家部委、国家高端智库等委托课题60余项,独著、主编学术著作30余部,先后获得中国文化产业20年学术贡献奖等各种学术荣誉20多项。近年来,参加多项国家文化发展政策、规划的研究和制定,承担多项国家、部委等有关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先后被聘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兼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化创意产业》终审顾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特约评论员等,并被多个地方政府聘请为文化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出版著作多部。独著和主编的著作主要有《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艺术》等。

文章目录
·推动公益性文化单位发展是时代的需要
·公益性文化单位发展的国际趋势
·推动公益性文化单位发展的五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