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人的“显”“隐”——李泽厚实践美学的意义及其遮蔽

作者:
陈兵 肖璐璐
出版日期:
2023年6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大小:
2.82 MB
报告字数:
17867字
所属图书:
国际儒学论丛(第12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李泽厚提出“美”是社会性和自然性交融统一的理论,忽略社会生活变革的历史隐情,显得抽象空洞。历史地看,“羊人为美”指涉商代先民图腾祭祀活动中感性愉悦的原始生发,而“羊大则美”隐喻礼乐文明语境中古人道德地劳动创造的理性审美愉悦。从“羊人为美”到“羊大则美”的审美注意的变迁,基于殷周之际人文主义鼎革的德性生命自觉和个体觉醒。所以,李泽厚实践美学追求思辨的理论建构,使作为人类总体的审美心理形式的“大写的人”“凸显”,而有着复杂审美体验的具体而微的“感性生命”处于“潜隐”之中。反思他“美”字诠释的得失,有助于把握当代美学回归个体生命的新方向。

关键词:

李泽厚“美”审美愉悦实践美学

作者简介:

陈兵:陈兵,哲学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儒学、现当代哲学。

肖璐璐:肖璐璐,哲学硕士,南华大学护理学院助教。

文章目录
·“羊人为美”:审美愉悦的原始生发
·“羊大则美”:伦理自觉的生命愉悦
·实践美学中人的“显”与“隐”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