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人类文明形态的结构体系
作者:
柳兰芳
出版日期:
2022年9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大小:
1.04 MB
报告字数:
18365字
所属图书: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09.48-74
颜晓峰
摘要:
人类文明形态的结构体系是历时性的,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将文明形态划分为多种类型,多样的文明形态类型折射了文明外在表现形式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对文明形态的理论阐释中,使用了时间、地域、产业、民族、国家、历史形态等多种依据,从不同的文明形态对人类文明进行了论述,对文明形态的划分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内容。本章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文明发展理论,主要从五维结构划分、制度形态划分、技术形态划分和产业形态划分四个层面对人类文明形态的结构体系进行阐述。同时,人类文明形态的结构体系是共时性的。尽管不同国家、民族因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其共时性的文明形态会呈现出不同的文明特征,但对其内部构成要素及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横向解剖,可以考察不同文明历史形态的主要特质、社会性质与主要内容,从而形成对人类文明形态系统的理论认识。
关键词:
人类文明
产业形态
制度形态
技术形态
作者简介:
柳兰芳:
相关报告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方位与思想定位——2019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述评
人类文明的历史走向——访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长滕文生
New Silk Road and Asian Cooperation Dialogue
新丝绸之路与亚洲合作对话
亚洲文明的历史性贡献与新时代亚洲文明观的构建
人类虚拟能力的“自欺”性透视
数字时代的文明对话:亚洲和欧洲的前景和机遇
“世界之问”与中国方案
世界大变局与人类文明的重建
制度文明是一独立的文明形态
文章目录
人类文明形态五维结构划分及其内在逻辑
(一)物质文明的基本结构及要素分析
(二)精神文明的基本结构及要素分析
(三)政治文明的基本结构及要素分析
(四)社会文明的基本结构及要素分析
(五)生态文明的基本结构及要素分析
人类文明的制度形态及其内在逻辑
(一)原始文明的基本结构及要素分析
(二)奴隶制文明的基本结构及要素分析
(三)封建制文明的基本结构及要素分析
(四)资本主义文明的基本结构及要素分析
(五)社会主义文明的基本结构及要素分析
人类文明的技术形态及其内在逻辑
(一)以手工工具技术为标志的人类文明形态的基本结构及要素分析
(二)以机器生产技术为标志的人类文明形态的基本结构及要素分析
(三)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人类文明形态的基本结构及要素分析
人类文明的产业形态及其内在逻辑
(一)以渔猎经济为主的文明形态的基本结构及要素分析
(二)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文明形态的基本结构及要素分析
(三)以工业经济为主的文明形态的基本结构及要素分析
(四)以信息经济为主的文明形态的基本结构及要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