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2021年中国文化科技创新报告

作者:
李凤亮 王超 胡鹏林
出版日期:
2021年12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大小:
1.36 MB
报告字数:
17444字
所属图书:
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1)
摘要:

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文化科技产业受到冲击。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和社会经济秩序恢复,文化科技产业复工复产、提质增效、变危为机,向数字化、智能化和场景化转型,显示出文化科技新业态的发展韧性和潜力。当下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文化科技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文化科技创新不断发展。展望未来,我国应尊重文化科技领域发展创新规律,建立起科学健全、协调统一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文化科技产业的健康发展,带动文化科技产业国际市场的拓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

文化产业数字化文化科技融合

作者简介:

李凤亮: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创院院长,中国文联特约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副会长兼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会长,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广东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广东省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家,深圳市鹏城杰出人才奖获得者。专业领域为文艺理论、文化产业、文明发展,独立主持国家级课题6项(重大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10项,出版各类著作30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牵头完成政府和企业文化(园区)发展规划数十项。

王超:博士,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胡鹏林:武汉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先后在湖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校任教。现任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特聘研究员。出版《中国艺术美学》等学术专著4部,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和中国博士后基金等项目,参与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市及各区委托的文化产业项目,主要从事文化产业、艺术理论与艺术产业、文化产业规划、文化产业新业态等研究。

文章目录
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分析
  • (一)国际文化科技创新环境
  • (二)国内文化科技创新环境
文化科技产业规模分析
  • (一)稳中有进,逆势上涨
  • (二)行业和区域发展差距较大
文化科技产业重点领域分析
  • (一)网络视听
  • (二)游戏电竞
  • (三)动漫
  • (四)可穿戴设备
  • (五)高清显示文化装备
文化科技创新趋势分析
  • (一)文化科技研发
  • (二)文化科技标准
  • (三)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
  • (四)文化科技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