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施莱尔马赫论自我意识

作者:
施莱尔马赫 张云涛
出版日期:
2022年3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大小:
1.14 MB
报告字数:
26107字
所属图书:
德国哲学(2021年卷)总第40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自我意识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公分母,被视作理性哲学的最高原则。“现代神学之父”施莱尔马赫的宗教哲学基于他的自我意识理论,与他对近代的自我意识理论的批判分不开。他的神学巨著《基督教信仰》的导言指出,作为敬虔的本质的那种直接自我意识或情感是意识以及伴随认知和行动的反思的自我意识得以可能的先验条件。不仅如此,作为一种直接自我意识的绝对依赖感呈现了自我对超越一切限制和条件的绝对者(上帝)的绝对依赖的关系。这种无时间性的自我意识要显现出来,就必然要与指涉自我与世界中的他者之间的关系的时间性的感性自我意识结合在一起,由此产生具体的宗教冲动或情绪。最后,这种直接自我意识与人的类意识紧密相连,由此导致团体和交流的出现。
关键词:

施莱尔马赫直接自我意识绝对依赖感感性自我意识类意识

作者简介:

施莱尔马赫:德国哲学家、古典学家、新教神学家、教育学家,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现代新教神学之父”和“现代解释学之父”。

张云涛:张云涛,男,哲学博士,讲师,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欧美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古典哲学、宗教哲学。

文章目录